人民网 >> 理论 >>
平等话语权究竟是权力还是权利的平等?
彭  兰
2013年04月11日13:51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题:微博话语权力格局的现实图画

平等的话语权,究竟是指权力的平等,还是权利的平等?

微博的普及,使得一句话也随之流行,那就是,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意指网络特别是微博赋予了每个人平等的话语权。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对那些只有三两好友粉丝的用户来说,这个麦克风,无非可以满足他们“卡拉OK”的虚荣,而对那些拥有上千万的粉丝的“大V”们来说,这支麦克风却能带来体育馆里的演唱会或央视春晚那般的震荡与回响。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误读、误用福柯的话语与话语权这两个概念,离其本意已经很远。在福柯看来,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但是在今天,“话语权”更多的时候只是指人们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和借此影响他人的“权力”。姑且先保持这种误用吧。但即使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去使用“话语权”这个词,我们也需要问一问自己,当我们说平等的话语权时,究竟是指权力的平等,还是权利的平等呢?

一系列因素的组合,构筑着话语权力的差序格局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知道,权利不等于权力。话语权利转化为话语权力,还需要很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细看微博上的“大V”们,除了通过艰难的个人努力升到“明星”位置的个别草根外,其他其实都是已经在各个领域功成名就的名人们。身份、地位、声望、专业能力等,仍然是话语权力形成的主要因素。亲和力、感染力,也是意见领袖们常见的特质。

除了以上因素外,话语本身也是造成权力落差的原因之一。当我们讨论话语权时,实际上常常只是看到话语之外的力量对于权力的控制,却忽视了一个事实,话语本身就能造成权力的落差。这种权力关系的形成与现实的社会结构无关,它只是来自话语。话语的锋芒、话语的智慧、话语的幽默、话语的时尚、知识与信息量以及对听众心理的谙熟,或者辩论的技巧等,这些都可能会成为将权利转化为权力的动力。

作为以对话为主的虚拟空间,网络使得话语表达的技巧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话语会带来格局的洗牌。不善言语交锋者,哪怕有现实世界的光环,也未必还能赢得万众瞩目。

在网络话语厮杀背后起作用的,还有说话者的网络“基因”。要在微博这样“江湖”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足够好的悟性和“水性”,要有适应网络生存的基因。不理解网络,不理解网络文化,就无法在这个江湖中闯荡。

意见领袖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网民的集体选择。那些无法实现自己的话语权力的网民,只能把握在自己手上的一个个小小的权利的火种,交到意见领袖的手上,于是意见领袖们拥有了一把把具有话语权力的熊熊火炬。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意见领袖是网民话语权的集成者,也被很多网民寄予了代言者的期望。但要承载这种期望,需要有足够的品质和能力。

不管是哪些因素的组合,它们最终都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认同”,无论是情感上的认同,还是价值上的认同。尽管网民的认同并非都经过理性的考察与判断,但认同是网络话语权力形成的终极秘诀,也是话语权力巩固的基础。

因此,常态下,微博以及整个网络平台,更多地是在每个个体拥有话语权利的基础上,构筑着话语权力的差序格局。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