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薛 原 陈晨曦
2013年03月27日09: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路走来的跌跌撞撞
“下海”尝到了甜头,但体系设计的缺陷和不规范的运行方式,为日后乱象埋下伏笔
“下了海”的足球和篮球尝到了最初的甜头。有专业的商务公司联系赞助,联赛冠名费用达到过去财政拨款的数倍乃至数十倍,流失的球迷又回到看台上,媒体加大报道力度,运动员也有了球星的感觉。
巨大的传播效应还激发了企业参与联赛的兴趣,老板们站在场边,一掷千金。“不差钱”的感觉展示了体育置身市场的潜能,但同时,体系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规范的运行方式,也为日后的种种乱象埋下伏笔。
放宽视野则会带来更多感慨。1993年,社团法人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开始第一个赛季,而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在1992年将原有的联赛解体,推出全新的英超联赛。
从时间节点上对比,中国体育的职业化探索起步不算迟。但放在20年的历史纵深中去观照,日本的J联赛从一开始就有周密、详尽、合理的方案,更重要的是被不折不扣地执行。英超的诞生,则是由各家俱乐部坐在一起谈论并主导的市场行为。先天和后天的种种不足,导致中国足球的职业化之路荆棘丛生。
2003年,中国足协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新的十年发展规划。2004年,改头换面的中超联赛取代了甲A联赛和球迷见面。本以为新一轮的足球改革即将开始,但在时任中超公司总经理的郎效农看来,“除了中超、中甲、裁判、纪律等几个委员会略具表面雏形之外,其他(规划内容)几乎都未予落实。”至于日后爆出的假球黑哨丑闻,只不过掀开了足球联赛多年积弊的盖子,印证了过去的种种“传闻”,更让人们深思,同是“职业联赛”,为何生南为桔生北为枳。
改名也发生在篮球联赛身上。2005—2006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登场亮相,时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李元伟力求“新瓶装新酒”,取消升降级、实行准入制、成立联赛办公室、明确俱乐部的企业属性、追求联赛各方构建“利益共同体”……这些思路和举措,使得篮球联赛没有经历足球那样剧烈的颠簸,且有相当程度的成长,但发展格局的制约,使得深层次的忧患意识依然存在。
上一页 |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