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基础。从近年来查处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众多违纪违法案件中看出,基层党风廉政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基层干部作风及腐败问题具有“晕轮效应”。面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腐败现象及不良作风,广大群众往往对其所产生的危害感同身受,因而对其会倍加痛恨。基层腐败现象及不良作风,不管其情节恶劣与否,都会在群众中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激发公众情绪,点燃公众矛盾,引发公众事件。透过基层作风问题,群众对党的评价往往呈现出“以点带面”的效应。基层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必须将基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要严格执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构,加强对处置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严肃查处与民争利的行为,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加强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居民议事协商、民主评议、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等制度。加强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严格执行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和薪酬管理。加强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党风廉政建设。
提升工作效能。要把改进干部作风与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排阻清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要树立一个竞争公平有序、执法公正廉洁、政务公开透明、发展健康高效的良好形象。为此,必须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要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明察暗访,严肃整治漠视群众、自由散漫、工作粗糙、松垮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奢”等行为。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充分授权窗口办理。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抓规范、重提升,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和当场办结率。继续开展群众评议机关工作,重视评议结果运用。
三、严惩处,强化震慑作用,确保标本兼治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加速发展、社会加快转型的阶段,往往也是腐败高发期。腐败是社会毒瘤,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风险。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是铲除腐败毒瘤、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是坚决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特别是对企业“吃拿卡要拖”等方面的典型案件。二是坚决查处司法腐败、执法不公,公权滥用、公权私用,干预工程、权钱交易,用人不公、任人唯亲的案件。三是坚决查处一批大案要案,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四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五是深究发案背后的原因,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对因监管不严而导致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领导干部,要进行问责,通过查处一批,问责一批,震慑违纪违法者。同时,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要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既要以涉案金额为依据,也要看违法违纪行为的动机、目的和性质;既要惩治,也要教育和保护干部,不能挫伤党员干部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六是着眼基层,发挥好人民群众在反腐防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