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李义平:市场经济为什么是创新的机器
——基于马克思《资本论》相关论述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义平
2013年03月25日13:5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 超额剩余价值的驱动: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

马克思考察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对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更是给予了浓墨重彩的论述,因为这是一种旨在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方式。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马克思用“相对剩余价值概念”、“协作”、“分工和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等四章,依次递进地论述了相对剩余价值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证明了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方式,因而是一种资本密集的生产方式。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以造针为例,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马克思进一步认为,先进的造针机器比技术没有变化的条件下仅靠分工形成专业化效率更高。他写道:“据亚当﹒斯密说,在他那个时候,十个人分工合作每天能制针48000枚。但现在,一台机器在1个11小时的工作日就能制针145000枚。一个妇女或少女平均可以看4台这样的机器,因此她用机器每天可以生产近60万枚,每星期就可以生产300多万枚。” 马克思用这样生动的案例,说明了创新是怎样提高效率的,这种创新对企业是如何的生死攸关。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更多地是采用这种方式。但这不仅是技术创新,而且是社会组织方式,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这种变革是一场革命。马克思在揭示相对剩余价值的本质的时候十分深刻地写道:“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求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须的工作日”。

马克思的上述论述十分深刻。仅仅把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社会条件的变革,创新就不可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例如,在一个不保护知识产权、官本位、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空间,不鼓励冒险,不鼓励打破传统,不能包容失败的社会,一个垄断现象普遍存在,从而抑制有效竞争的社会,就会极大的阻碍创新。

必须进一步指出的是,单个企业通过率先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超额利润,但这种超额利润只是暂时的。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一旦有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技术、或者新的产业的出现,其他企业就会迅速进入,超额利润随之被平均,于是在竞争压力下又有了新层次的创新。对此,马克思写道:“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较便宜的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它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会消失。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强调:“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创新打破了已有的均衡,在新的层次上又有了新的均衡,这种均衡再被打破,又有了新的均衡,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现代经济学家的研究印证了马克思的论述。经济学家熊彼特和库兹涅茨继往开来的研究了创新,他们一致认为创新引领了经济的发展。据熊彼特考察,人类经济发展过程的重大创新引发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周期,即由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首先提出的,被命名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周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周期相对人类经济生活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例如,大约从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的产业革命时期,而且专指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个长波是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的“蒸汽机和钢铁时代”;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对于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西蒙?库兹涅茨在其《长期运动》中得出了几乎与熊彼特完全一致的结论,他说:“在许多工业中,在某个时期,基本技术条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时,一个时代就开始了。”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市场经济,都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创新的机器,其成果就是一系列创新。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李义平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