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创新民生发展思路 加快民生建设步伐
吴福永
2013年03月22日11:01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三、解决两个民生瓶颈问题

  第一,解决就业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在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基础教育、高中教育的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和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为民族地区发展储备优质劳动力。通过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通过城镇化建设,集聚生产力要素,扩大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支持城乡群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各族群众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二,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发展问题。“看病难”一直是影响农村牧区民生的重大问题。从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来看, 其数量、质量的分布呈自上而下的倒三角形, 县以下直至乡村牧区属城乡医疗体系的末梢, 活力有限。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分布与机构设备分布状况相同, 亦呈倒三角形。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此,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确保药物、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的充足配置。通过加强不同层级和地域的公立医院竖向与横向定期交流、相互帮扶、对口援建以及远程医疗顾问,缩小地域及层级医院之间的医疗水平差距。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牧区倾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救治能力,每个旗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苏木乡镇全部实现“三个有”,即有一个规范化卫生院、有一支适应农村牧区特点的医疗队伍、有一套基本检测设备;嘎查村实现“三个一”,即一个规范化卫生室、一名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一套基本药物保障制度。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目前我区城乡教育差别仍然很大。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二要落实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教育投入, 并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投入, 采取更为灵活的机制使农村牧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提升“两基”实现水平, 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建立规范的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的机制,逐步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责编:赵晶、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