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邹东涛:幸福公式与心理感受计量
邹东涛
2013年03月18日10:3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决定人民是否幸福的首要因素

决定人民是否幸福的首要因素是“制度”,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为人民创造幸福;一个不好的政府,则可能使人民不幸福甚至带来灾难。

一个掌握着公权力的、好的政府,肩负着为社会、为人民创造幸福、供给幸福的社会历史责任。而政府创造幸福、供给幸福,不是具体地去派发面包,而是为社会、为人民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制度。这个良好的制度,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能够建立一个普惠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特别是少有所抚,老有所养;三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制度,使人民能够得到自立、自强、自富的能力;四是建立一个公正、公开的政治、法律制度,使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腐败;五是建立一个既具有激励作用,又具有抑制贫富悬殊过大的收入配分调节制度;五是建立和保护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民幸福与否,政府担当着首要责任。但人民——每个人,不是要“躺在幸福之床上悠哉享受幸福”,而是都要做幸福的创造者。除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之外,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不劳而获享受幸福,必然会使懒惰之风盛行,结果会造成一个贫穷落后和大家都不幸福的社会。品尝自己创造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断攀升的路径

在中国历史长河的长河中,很多时期王朝倾覆、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小康和幸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饼。当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小康理论和让人民幸福起来一下子成为中国的宏图大略和社会实践。

“三落三起”的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三起”之后,首先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纠正过去留下的遗憾,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邓小平把“小康社会”的设想进一步升华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30至50年内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第一步,以一九八○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二百五十美元为基数,在八十年代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第三步,在21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三步走”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

这一设想在1987年正式被党的十三大规划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三步走”战略:“2010年前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是第二步,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是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使得“幸福”二字更加充实。“小康—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也就是“幸福”不断攀升的路径。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编:万鹏、秦华)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邹东涛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