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谁人不识紫微宫
曾读隋人段君彦《过故邺》:旧国千门废,荒垒四郊通……虽临玄武观,不识紫微宫。“不识紫微宫”道出了邺城宫城的奥秘。汉晋伴随尚书省成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侍中围绕皇帝成为中枢决策机构。这种双轨并行制,反映在宫室制度上,即是汉唐独有的宫省并列制——— 西为主轴线皇帝禁宫,东为次轴线台省,这与流行的紫微宫天象相合。观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子居于人间,居所模拟天象五官之中宫,将宫城置于都城中央天元处,取象北辰。《论语》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史记》也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向。
邺城宫城“象法天地,模拟紫微宫,天人合一。”西侧以太极殿为中心,南至阊阖门;东侧以朝堂、尚书省为中心,南至司马门。曹魏“上法太极”建造了西侧正殿,“太极殿者……王者之位以尊……信可以齐三光而示宇宙,会万国以朝诸侯。”《水经注·谷水》“阊阖门外,夹建巨阙,以应天宿”。《晋书·天文志》:“东方角二星为天阙,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阊阖门即表征“天门”,太极殿区仿象“天庭”。太极殿与后宫,模拟了紫薇宫“北极五星”和“勾陈六星”。《晋书·天文志》:“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宫中。北极……第二星主日,帝王也……钩陈,后宫也,大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常居也。”《太平御览》卷六,引《大象列星图》:“尚书五星在紫薇宫门内东南之隅,此八座大臣之象。”
曹魏邺城北部偏西为宫城,西为文昌殿区,东为听政殿区,三台为起风水处。文昌殿,南对阊阖门;听政殿,南对司马门,尚书台在门殿间分布,曹植当年正因为私开司马门而被疑忌。后赵石虎迁都邺,也按照天象布置宫城,北建齐斗楼,以应北斗之象。
魏齐邺南城宫城西侧轴线自南往北为阊阖门、止车门、端门、太极殿、朱华门、昭阳殿、玄武门。朝堂、尚书省在东,南对司马门。《魏书·郭祚传》:“御在太极,驺唱至止车门;御在朝堂,至司马门。”这是对紫微宫布局的最好注解。魏齐邺城宫样式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宫省制度的完善与总结,否极泰来的格局,终结了自北城以来的旧的礼制,同时开启隋唐新的礼制。尚书省作为中央政府,自汉至唐,由决策机关向行政机构演化,位置离皇帝越来越远。至唐代时,更将宫城压缩、内城单一化为皇城,尚书省不再作为宫城次轴线,和卿寺百司一并迁至宫城南侧皇城中,成为后世都城的标准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