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张亚勇:反腐败五大热点问题的再思考
张亚勇
2013年03月11日11:07   来源:学习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权力监督是要“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从理论上讲,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反腐败路径是一种理想的模式,也是我们反腐败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习惯于“自上而下”的监督渠道,对“自下而上”则不太重视。许多人认为,反腐取决于掌握权力的高层,因为他们握有更大的监督权力,只有他们以更大的权力反对腐败,才能取得反腐成功。没有上边的决心和行动,反腐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在这种认识的作用下,我们从中央到地方所设的反腐机构越来越庞大,从事反腐败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制定的反腐败制度越来越细。但实际效果却不令人满意,涉案人员的层级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依然严重,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依然存在死角。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的局限。
  “自上而下”监督的局限和严峻的反腐败形势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自下而上”的监督渠道。现在大家都认同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由此推论,权力越大,受到的监督就应该越多,官越大,则受到的监督就应该越大。然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自上而下封闭式的监督体制,使官越小受到的监督越多,官越大受到的监督反而越少,对权力越大的人监督起来就越困难。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督体制也导致部分级别高、权力大的领导升到某种职级后监督就会“失效“,能不能做到廉洁从政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认识和觉悟。既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就不能相信权力大的人能监督权力小的人,而要相信和依靠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比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不仅功效更大,而且成本低廉。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