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不合理的职称评审体系导致假刊横行
韩北方
2013年03月08日11: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是河北某路桥建筑公司人事科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主抓单位的职称评审工作。在多年的人才管理实践中,我感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弊端。

每年职称评审的时候,我都会到市人事局报卷,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职称材料,了解内情的我,感到悲凉和无奈,我们这些人为这些假东西奔波劳累,值得吗?有意义吗?

学历再高,能力再强,没有论文,一票否决

当前,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实行职称决定制,一个人的工资水准取决于具有什么样的职称,职称高则工资高,职称低则工资低。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职称,即使不认真工作,也会享受高工资,高待遇,以及单位交的高保险,退休后拿到高退休金。

在我们单位,正高级职称比高级职称每月工资平均多约1400元,各项保险单位要多缴约200元;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每月工资平均多约700元,各项保险单位要多缴约260元。

而且,一旦取得某个职称,这种高待遇就一直享受,一直到去世。因此,职称成为像我们这种单位人员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然而,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感到现在的职称评审越来越“异化”,尤其是形式化和材料化,像中级职称的评审,就是只看材料不看人,使得职称评审成为材料“PK”的战场。谁的材料多,谁的材料内容“丰富”,谁就能顺利晋级,材料少的只能被刷掉。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材料都是可以事先准备的,无论是论文,业绩,还是奖励,都是可以事先“做”出来的。

以交通工程专业中级职称(即工程师)的评审条件为例,我们评中级对论文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以上;(2)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

这一条是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心中之痛。因为其他条件都很虚,只有论文这项条件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各级职称审验机关都把论文作为审验重点,有就过,没有就被淘汰,具有“一票否决”的威力。没有论文或论文未达到规定篇数者,即使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业务再精,也一样不能参评。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