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人物
于今:“中国智库”青年学者
2013年03月05日10:22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没有走过父亲走过的长路,他的脸上是几分沧桑,几分血泪……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他在我胸口跳动。”于今的博客首页,一首主题歌循环播放,名字叫做《心底的中国》。

  “家国梦,每个人心底都有的吧,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唤醒。”从这首歌开始聊,他说“谁也不是一出生就懂得爱国。我觉得是冥冥中有一种力量,推我在做现在做的事情。有许多事,经历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重要,多可贵。回过头来,细细想,才会发现,不知不觉走过的每一步,有幸结识的那些人,带我走到了今天……”

理想是一种武器

  于今,这个笔划简单的名字后面,有一长串的头衔: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华儿女》杂志编委,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辽宁省驾驭论研究会名誉会长。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天津、内蒙、福建等一些省市政府咨询顾问。国内第一个以智库为名的系列政策研究出版物《国家智库》、《中国智库》创办人、总编辑。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科学发展观丛书负责人。

  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回顾起自己十年来学术研究经历,充满感慨。“有人说我是‘疯子’。”因为他用十年时间,一心一意从事“科学发展观”基础研究工作。“我觉得自己可以用‘毁誉参半’这个词来形容。”他不讳言自己做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非议甚至诽谤。

  但是,“理想是坚持出来的。理想、信念、进步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仍是我最强有力的武器。”这句话,在他博客首页签名档的醒目位置放了好久。

  2002年,他一举创办“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始终坚持“小机构、大网络”的运作机制和“智库机构、政府背景、企业化管理”的体制特性,一直探索“中国特色”智库发展模式,从理论、政策和战略角度直接为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提供科学决策,从而为国家发展服务;在短短十年时间,没要国家一分钱,以积极倡导和致力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研究和实践而在中国政学界闻名。

  追随大师,何其有幸

  在采访中,于今好几次提到,“至今为止,历史上有三位伟大的人在我心中是无法撼动的,一位是毛泽东,一位周恩来,还有就是一位雍正帝。”

  说起如何走上理论研究的道路,于今说因为“机缘”。“一点点偶然,一点点机缘,铸就了今天的必然。”而在这过程中,许多位“导师”,曾给予他指点。其中包括高平叔、钱伟长、成思危、于汝波、任玉岭……

  1970年,于今出生在兵营,少年时光也在军营里度过。圆脸庞、大眼睛,满族血统的他,身上自有一股霸气。“大院里的孩子,或多或少有些优越感吧。现在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说话时,他的眼神习惯性地直直盯着你,那种魄力能给人以压力。

  16岁时,当时还是懵懂少年的于今,接到一个任务,“去帮一个叫‘高平叔’的南开大学老教授整理东西。”他曾在一篇《机缘》的怀旧文章中说起过这件事情:“到了高先生家中,我确实吃了一惊,倒不是高教授的形象与我的想象有什么差别,只是觉得这屋子太小太旧,里面又塞满了书,我还从没见过有人家里有这么多的书!高先生从书堆里站起来,很和善地招呼我。我这时才知道,我的任务就是帮他整理资料。”

  于今安安静静陪伴了高先生几个月,“与先生亲近起来,高先生临别时送了我两样东西,一样是蔡元培文集一至五卷,是他的学术之大成,至今还在我的书柜里;一样是一本集邮册。”

  然而,时隔多年,于今才知道,高先生曾是蔡元培先生的秘书,更是一位“向中国历史交卷,亦向中国伦理道德交卷”的学者。而再后来才知道,“原来高先生16岁那年,也见到了一个大人物,即是蔡元培……”说起这一点,他喟叹不已。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于今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