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人物
于今:“中国智库”青年学者
2013年03月05日10:22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锐意敢当的青年才俊

  30岁,又是一个转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习惯”,让他偶然接受了一个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此走上了政治创新领域研究的路子,并且成为这一领域最年轻的少数民族学者。

  33岁担任“十五”国家重点项目负责人、37岁担任“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负责人。他的成绩让许多人吃惊。然而细数他所做过的工作,比如率先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健全考核体系和制度,重点工作应逐渐放在丰富内容、构建框架、完善体系上”、“在扬弃传统文化与构建国家战略中构建当前的国家哲学”、“推动中国智库产业发展”等理念,的确可以看到,他在进行跨学科的创新探索,提出了诸多前瞻性的政策改革建议,硕果累累。他因独到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成果,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钱伟长先生亲切地称他“于今教授”。

  于今受命起草的2008年《关于汶川震区抢救羌族等民族文物倡议书》、2009年《关于圆明园被掠夺文物在法拍卖的声明》和2010年《关于玉树震区民族文物抢救和修复的倡议书》三份倡议和声明,在国内外引起广大反响,被专家学者称为近百年以来第一次由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出声音,认为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个事件。

  在某次优秀青年人物评选中,有人这样形容他,“以年轻学者少有的战略眼光、民族责任和深邃的洞察力,游弋于多个领域和学科之间,不遗余力地做着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事情。”

  钱伟长曾称赞:“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在于今教授的带领下,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并广泛组织社会研究力量,突破一大批研究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智库研究机构。发改院的崛起和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方式,对我国软科学研究领域的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上达天听,下接地气,延续文化才能圆梦中国

  “意识形态的研究,如果脱离实际,有时候会把人逼疯。”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于今说,“我觉得自己最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把调研放在第一位,能够深入第一线,获得一手资料。现在身体条件不允许了,以前最多的时候,比如2009年,一年365天,有200多天在外面跑调研。”

  最惊险的一次调研,是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于今只身前往重灾区。“当时接到玉树的电话,文物损毁严重,我毫不犹豫就出发了。过去之后,才知道有多惊险,想想都后怕。在极狭窄的山路上,开得车轱辘都掉了,惊出一身冷汗。但是看到寺庙那些文物,还是会觉得心痛,觉得要做些什么,就顾不上自己了。”

  每天行驶在海拔4000米、往返300多公里被震毁的山路上,5天中遭遇了三次高原反映、车况事故、山体滑坡等生命危险…… 

  在玉树州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他每天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行进近千公里,先后实地调研了贝大日如来佛堂及勒巴沟摩崖、新寨嘉那嘛呢堆、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则群寺、禅古寺、结古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通天河流域两台地青铜时期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损情况。

  于今在现场用短信倡议抢救震毁寺庙,募集到捐赠物资现金132万元;他所撰写的“玉树震区专项调研报告”,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以及有关部委、青海省的重视。

  对于中国梦,于今认为“文化观念的自我,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了共同的文化认知,所以尽管山河破碎了无数次,最终还是走向了统一。这是由于中华文化体系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

  保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以其巨大的优越性和感染力,将中华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是青年学者于今,下一步最着力的工作…… (中国青年网记者 吴楚)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于今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