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
2013年03月05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改革红利,中国最大的红利”,这是4日《光明日报》两会特刊一个整版报道的标题。改革无疑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两会是参政议政、定计定策的重要平台,“改革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媒体两会报道中的一个关键词。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日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以改革激发出制度红利。《光明日报》的报道中,引用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的话说:改革红利就是制度红利。所谓“红利”,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发展的动力。当此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开局、新一届中央领导履新之初,改革的话题,怎不引人注目?
新华社一篇题为《两会将推动中国关键领域改革》的报道中,引述黑石集团高级顾问拜伦·韦恩的意见,认为中国推动改革的行动和成效,可能成为今年令国际“吃惊”的十大事件之一。两会报道中越来越多的国际视角、国际身影也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中国的改革,不仅关乎国内,也影响国际。热议改革的两会,也因而有了更多“世界意义”。正如《环球时报》报道所言,国外将两会视为中国新领导人的“一个舞台”,试图从中探测中国未来政策的风向。
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改革的思考,也将使改革话题得以延续和深化。十八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对改革的频繁重申,更点燃全社会的激情。从不断推出的改革举措,到不断阐明的改革方法,新的改革开放观正在成形。两会对改革的关注、媒体对改革的聚焦,正是面对改革问题时上下同心的共振。
谈及两会的改革议题,香港《大公报》直言:中国改革要啃“硬骨头”。的确,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别人上百年的路程;带领13亿人口,完善一个前无古人的新型社会制度。在社会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断上升的高层次时代命题前,中国改革已经走入了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谋划未来、议定国是,两会理当凝聚更多“改革红利”,这体现在代表委员对“改革方法论”的高度关注上。《新华每日电讯》集纳一组有关改革的“两会好声音”,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直言,未来两三年,是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必须把握住。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晓端则具体说,要改革,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进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很多媒体,也关注着“摸石头”的具体策略。实际上,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莫不与改革息息相关。“养老保险应真正发挥养老作用”、“保障房要进得来退得出”……《经济日报》的报道,让人看到代表委员和中国人民“信心百倍向未来”。要问信心来自何处,可能正来自于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个个难关的突破之中。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共享型改革期待共建型参与,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两会理当成为公众有序政治参与、为改革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