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着眼于未来,“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在当下,“中国梦”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实现“小康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中国式的现代化”:符合国情的改革梦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首倡之功,不容忘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时期从此开始。起步之初,“四化”目标得以重提,以利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国门初开,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的落后,邓小平曾感慨地说:“什么叫现代化?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不一样了,70年代就更不一样了。”当了解到日产汽车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一汽高几十倍时,邓小平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以便和西方的现代化概念相区分。两天之后,他又把这个新提法正式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
作为一个全新概念,“中国式的现代化”更加注重“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特点。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说“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很不错”,这是第一次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设定中国现代化的量化标准。邓小平还用“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这一老百姓容易理解的语言将“现代化”的抽象概念,具体成为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出来的愿景。
从“四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的重要体现,反映出新一代共产党人对奋斗目标的界定更加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小康梦”:现代化蓝图的战略定位与睿智构想
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访。在会谈中,邓小平用“小康”、“小康之家”回答了大平正芳“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这个提问。小康一说由此诞生。
“小康”寄托了中国传统社会老百姓对衣食无忧生活的向往。邓小平用“小康”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概念来定位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对之前提出的“要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重大调整,既利于人民群众理解,也便于和国际社会接轨,体现了邓小平将传统社会理想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的睿智创造。
何谓“小康”?邓小平认为它“不是西方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在经过一番调研后,邓小平认为,到了20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争取达到1000美元,最低达到800美元,这就是小康的状态。实现这个目标,有赖于“翻两番”的奋斗途径,争取10年翻一番,两个10年翻两番。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把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目标提出后,邓小平反复推敲“翻两番”“究竟靠不靠得住”的问题。1983年,带着问题的邓小平前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调研。一路走来,情况很好,像苏州大概到1995年就能实现“翻两番”,这使邓小平信心百倍,开始思考在经济“翻两番”的同时,如何同步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
江南之行,小康社会的模样逐渐明晰起来,邓小平对这些地方从社会民生等角度总结出的六条小康社会标准很感兴趣,认为了不起。他对“小康”的理解也从“经济小康”发展为“社会小康”。“小康社会”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它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由此,“小康社会”成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奔小康”成为了整个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