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

50年,雷锋一直在身边

人民网记者  陈  原

2013年03月01日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他的言行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从5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号召开始,在每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发出向雷锋学习的重要指示,无论中国处在哪个历史发展时期,无论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如何变迁,雷锋自始至终都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影响还一直延伸至世界。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足,但随之产生的精神迷茫、信仰危机、道德滑坡也在不断显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雷锋精神不但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而且还被全社会自觉认同为思想的标杆、道德的楷模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团结、友爱、利他、奉献、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热爱人民、忠于祖国、干一行爱一行,还有“钉子精神”,既让雷锋拥有了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品质,也让雷锋精神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更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正能量,尤其是雷锋身上体现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不断弘扬的根本宗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还有什么样的语言,比这更能形象展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呢?

雷锋精神是个开放的文化系统,是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是先进文化的表征,内涵极其丰富。在非典、地震、泥石流等大灾大难面前,干部、群众、官兵,几乎都是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者。北京特大暴雨时,市民开着私家车、打着双闪灯奔向机场无偿为滞留旅客服务,那情景被无数人深深记住。今天,中国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超3000万、各类志愿服务站17.5万个。志愿者队伍不但活跃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上,更多的是服务于日常生活中。志愿者的形象与50年前的雷锋何其相似,可谓血脉相承。

越是价值观多元,越呼唤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为了保证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从中央到各地都相继制定出诸多有力措施,从制度化、规范化的角度探索常态化的新途径。

中国文明网有个“学雷锋签名寄语”栏目,看看少年学生们的留言吧:

河北邯郸市第二中学的马国帅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漠视榜样的力量……如果我们怀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哈尔滨十三中学的张旭说:希望每一位同学可以在学业之余做一些好事,让雷锋精神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需要爱,社会更需要爱。

“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青年的标兵……”作曲家傅庚辰如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为电影《雷锋》创作主题歌时的情景,他说,从那时至今,雷锋这面旗帜从未褪色……

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我们深信,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一定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上一页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