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李义平:创新、发展与改革——来自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
2013年02月28日11: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创新与企业家

被称为企业家的人,其功能和最大的本领就在于可以把各种生产要素搅合在一起,使其发生近似于化学反应的反应,从而产生新的现象,即发生了质变的新型生产力。

1.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熊彼特认为只有在市场经济下才有连绵不断的创新,而且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熊彼特强调只有企业家才能完成新组合。一个人也只有在实现了新组合时才是企业家。说直白一些,被称为企业家的人,其功能和最大的本领就在于可以把各种生产要素搅合在一起,使其发生近似于化学反应的反应,从而产生新的现象,即发生了质变的新型生产力。熊彼特不同意马歇尔企业家是管理者的观点,认为管理者是正常的“循环流转”的现象。而作为企业家,一旦不创新了,只是执行日常的管理职能,那就只能是一个管理者了。熊彼特还区别了资本家和企业家,认为资本家是单纯提供资本的人。早期的资本家和企业家是合二为一的,发展到后来就成了单纯的资本家(投资者)和单纯的企业家。

2.创新者要善于战胜自我,善于打破习惯的力量

熊彼特认为创新者要克服惰性,善于战胜自我,千万不能故步自封。他非常生动地写道:“一切知识和习惯一旦获得以后,就牢固地根植于我们之中,就像一条铁路的路基根植于地面一样。它不要求连续不断地更新和自觉地再度生产,而是深深沉落在下意识的底层中。它通常通过遗传、教育、培养和环境压力,几乎是没有摩擦地传递下去。 ”他说,“科学史对于下面这一事实是一个巨大的证明,那就是,我们感到极其难以接受一个新的科学观点或方法。思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习惯的轨道,尽管它已经变得不适合,而更适合的创新本身也没有呈现什么特殊的困难。固定的思维习惯的性质本身,以及这些习惯的节约能力的作用,是建立在下面这个事实之上的,那就是,这些习惯已经变成了下意识的,它们自动地提供它们的结果,是不怕或不接受批评的,甚至是不怕或不在乎个别事实与之发生矛盾的。但是恰恰因为这一点,当它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用处时,它就变成了一种障碍物。在经济世界也是如此,在想要做某种新事情的人的心目中,习惯的力量升腾起来,反对处于萌芽状态的规划或设想。因此,需要有新的或另一种意识上的努力,以便在日常领域、范围和时间内的工作或牵挂中,去为设想和拟定出新的组合而搏斗,并设法使自己把它看作一种真正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场白日梦”。

3.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个人主义和永无止境地追求

企业家有着别样的精神特质。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存在着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冲动,以及冒险精神。

内森·罗森堡、L·E·小伯泽尔在 《西方现代社会的经济变迁》中,从历史考察的角度得出了与熊彼特一致的结论,他们同样认为是创新而不是劳动密集促进了西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创新需要适当的冒险精神。

熊彼特还特别指出了企业家具有永不言退,百折不挠的精神,企业家“存在着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他们像拳击运动员似的仅仅是为了成功本身。对此,马克斯·韦伯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有相同的论述。他说:“在生活中,一个人是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们的生存才经营事业”。

上述分析说明,对于创新而言,企业家精神特别重要。笔者结合现实曾经把企业家精神概括为:(1)永不安分,总是有着各种奇思妙想,有时甚至是各种怪诞的想法,有着浪漫主义的遐想。 (2)有着强烈的产业意识,善于发现产业兴奋点。 (3)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并且坚韧不拔地追求。(4)永不停止,永远没有尽头。 (5)推崇个人主义,不囿于传统,敢于打破传统。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李义平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