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砥砺奋进的时代图景——盘点本届政府五年工作十件大事
2013年02月27日11:17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老有所养”:织就世界最大养老保障网

  这是五年中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推进的“时间表”——

  2009年,国家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广大农民、城镇无业人员,这些依靠“家庭养老”的人第一次纳入了国家制度保障的范围。

  “新农保”给农民开两个账户,一个是基础养老金账户,各级政府给予60岁以上老人每月55元的养老金;一个是个人账户,即个人缴费,按照每年100元到500元5个档次,由农民自愿选择。政府对个人缴费也给予不低于30元的补助。

  迄今为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4亿,1.3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到养老金。

  这与此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道,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十七大提出的目标提前八年实现。

  “单就覆盖人口规模而言,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上历史也是没有先例的。”浙江大学教授米红评价说。

  制度建立起来了,标准有待提高;制度实现全覆盖,转移接续有待改善。养老保险建设仍任重道远。

  “病有所医”:破解13亿人医保的世界级难题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药费能报销,看病不愁钱”。这是参加医保农民的心里话。

  医保,一个世界级难题。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德国《日报》称“中国医保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

  五年来,从保基本起步,从强基层入手,党和政府以独特的方式交出一份全民医保的“中国答案”——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次日,医改2009-2011年重点实施方案出台。新一轮医改全面启动。

  三年中,中央财政投资支持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基本药物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降低30%左右。

  五年来,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95%以上城乡居民。

  目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不少地方,参合农民看病住院报销比例超过60%,住院报销封顶线也提高至10万元以上。

  如今,医改还在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已至攻坚阶段。

  “住有所居”:启动史上最大规模保障房建设

  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低矮破旧的住房,有的几代同堂,有的甚至居无定所。这一中国城镇化中的“二元结构”,五年来开始破题:

  2007年中央财政开始大幅度增加保障房投入,达到72亿元。2012年,猛增到1858亿元,翻了20多倍。

  2007年,民政部一项调查说,全国被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的只有30万户。此后五年,全国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3000万套,基本建成1700万套以上。

  过去五年的保障房建设,史无前例。既改善民生,又助力发展,促进公平,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城镇住房中缺乏厨卫的有近5000万套,尚有1200多万户棚户区住房亟待改造。人们期待着保障房建设的宏大续篇。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