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勇 李 强
2013年02月20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物到人”,城镇化路径亟须转型
“没那么多弯弯绕,农民进城,就想像这春联上写的:安居乐业。”年前,一位挑着担子卖菜的老农的话,虽然直白,却道出了对城市生活的朴素期待。
人们的期待下,现实的短板更显突出。如果说种种“城市病”反映城市功能不全、百姓生活不便,那么城市发展的误区则挤压着人的发展空间。调研中我们更发现,城市建设铺摊子、摊大饼等做法还较有市场,不少基层干部面对大片“有奠基无下文”的项目用地也是忧心忡忡。相比城市资源的空置,群众权益的“悬空”更让人忧心。
“地卖得差不多了,钱就那么点,将来怎么过?”只有“一笔买断”的价格,没有生活出路的安排,让不少失地农民“上了楼却发了愁”。同样,许多农民工虽然长期生活在城市,却无法享受教育、医疗、社保等“同城待遇”,难以真正融入城市。透过这些现象,一些城市发展中“见物不见人”“增量不保质”等误区凸显出来,尤其是土地制度弊端、户籍制度壁垒等,已经影响到城镇化向前推进,进城路上还需爬坡迈坎。
就像高楼不是城市的全部,城镇化率也不是城镇化的唯一指标。拉美一些国家城市化率也很高,个别国家甚至达到80%,但由于解决不好产业和就业问题,社会建设严重滞后,出现了大片贫民窟,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我们采访的浙江店口镇、四川罗江县,虽然都是资源匮乏地区,但因工业化基础扎实,反而成为城乡统筹典型。而一些地方由于产业空心化,城市泡沫破灭,唱起了“空城计”。
国内国际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产业支撑与权益保障就像人字的一撇一捺,构成了人的城镇化最为重要的两大支点。今天的中国城镇化迫切需要实现“从物到人”的路径转型。采访中,一个40多岁农民工的反问发人深思:拿到城里房子的钥匙我用了10年,但拿到城里的户口本,我还需要多少年?
他的问题,也是城镇化时代的社会问题,更是执政者们需要努力破解的课题。
上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