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着力科学发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卫兴华
2013年02月18日14:01   来源:前线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和十年发展与改革的伟大成就和根本经验,并回顾了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建树。特别总结了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提出和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系统的阐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自都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本文就着力科学发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谈几点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两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新中国六十多年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中经验和教训的简明概括,更是十六大以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写照。对我国改革开放前践行的社会主义,我们应一分为二地予以评析。一方面,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报告》所指出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当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理论认识上和经济体制上,存在封闭僵化的情况,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后,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单一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把市场调节当作资本主义制度属性,把发展商品经济、集市贸易、搞活市场,当作资本主义道路予以限制。经济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正确认识前三十年社会主义事业中所经历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认识后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和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走向一条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不“丢掉老祖宗”,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的具体制度和体制,但只是摒弃“封闭僵化的老路”,而非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改旗易帜,就是不改社会主义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也意味着高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为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搞“改旗易帜”,首先需要弄清不改什么旗,不易什么帜,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是什么。《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基本原理”中的核心理论就是“旗帜”。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搞社会主义,却没有完全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自然也就难以完全弄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封闭僵化的老路”与此相关。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人们往往这样回答:社会主义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如果又问: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回答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道理并不错,但未抓住本质。事实上,如果只从这几个特点认识和界定社会主义,就丢掉了社会主义的灵魂和本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为公有制而搞公有制。如果搞社会主义而不致力于快速发展生产力和使劳动人民共同富裕,就必然是贫穷的公有制,贫穷的按劳分配。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要建立生产力快速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公有制、按劳分配只是为实现生产力快速发展和共同富裕设置的必要的制度条件。《报告》指出: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邓小平指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因此,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本质,抓好社会主义的两大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中,“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尽快地发展生产力,是“丰富和促进工人的生活过程的一种手段”。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又明确地讲:在未来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

  为了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是制度保证。以公有制为基础或主体,才能克服表现为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又是实现共同富裕必要的制度安排,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最本质的属性。《报告》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并且把“必须坚持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从以上可以看出:快速发展生产力,致力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而采取的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改旗易帜”,就是坚持了这些基本原理,这就是“旗”,就是“帜”。

(责编:赵晶、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前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