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信笺上的中国
八位名家致信20年后的自己
2013年02月16日13: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若要给20年后的自己写封信,你将从何处落笔?

我们开出了这个有趣的“考题”,邀请8位名人做一次精神穿越。“考生”的年龄由40后至80后,他们中有笔耕不辍刻录这个大时代的作家、画家,有为赓续中华文化奔走相告的守望者,也有步履匆匆不知疲倦的文化使者。他们手中的笔、脚下的路,无一例外指向未来的中国。

从“故乡里的中国”、“行走中的中国”到“信笺上的中国”,临近癸巳蛇年,我们奉上三个专版的特别策划,展露了近半个世纪中国历史的个人书写,为这个大时代留存下文化人的思与行。感谢你们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编 者

冯骥才:文明谁守望

冯老:

你好吗?我是老冯,你是二十年后的我,比我大二十岁,所以尊称你冯老。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给自己写信——现在的我给将来的我写信。想想看,咱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同一个人。我现在的生活你都经历过,二十年后你什么样我可不知道。你那时的问题比我现在是少还是多?比如我现在的热词儿是:宅男、电脑综合征、祼奔、卖官、糖尿病、空巢老人、盗版、打造文化,还有毒奶粉、地沟油等,在你那时肯定早已不见了吧,那你的日子可就舒坦、顺溜,也安静多了。

对了,今年我这里还流行一个词儿,叫“正能量”,它是指人身上都有一些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潜质。人人心里都有一些纯洁美好的天使,比如正义、勤奋与爱心;也有些丑怪的小鬼,比如私欲、贪心和嫉妒。而文明的社会从来都是倡导、保护、推崇和激发天使的,这天使不就是“正能量”吗?对一个社会和国家来说,正能量就是文明,我们一定要让文明渐渐成为生活的精神主体。

现在,我这有个问题: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到底要富到哪儿去?我想,我们的目标决不是金钱社会而是文明社会。在文明社会,国民整体素质高,人际和谐,社会平等,“人”字大写,教育崇尚科学和真善美,处处有抵制邪恶的能力,到了这时候,国家才真正拥有强大的软实力,人们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冯老,你应该享受到文明社会了吧。如果你享受到了,可得感谢我们。如果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文明的自觉,还不动手做,你那时就糟了。

还想问你,我现在用劲儿保护中华文化的精华,那些传统村落和民间艺术还剩多少?即使你告诉我没多少了,我依旧会死保。如果你那时它们全都好端端的,你可要接着关切它们!

记着,多活动身子骨,多使脑子,闲着没价值。你有兴趣像我这样——再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写封信吗?你会写些什么?

好好活着。

老冯 2013.1.8

陆天明:公平得伸张

天明:

我知道应该早给你写这封信的,但我想你也应该知道这些日子我总是无法让自己凝神镇定下来,更无法聚拢散乱的思绪。

妈妈走了。这一次的让我“痛”,不只是在于妈妈的走,也在于她报病危后,一系列的遭遇:比如,她被急送往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后,急诊室里外,包括走廊里都挤满了等着“救命”的重症病人。妈妈一开始还挤不进走廊里,只能在寒风嗖嗖的急诊间大门口待着。后来总算进走廊里了,却怎么也住不进病房,当然也没有病床可躺,只能租一个救护车上用的推车,让老人家躺着。两天两夜后,在一个好心朋友的帮助下,总算转进一个好心人当家的医院,但十几个小时后,她老人家就撒手西去了……

我们惭愧,更无言以对,也无颜以对。

后来我才知道,当地这些顶级的医院确实“一床难求”,但是,如何分配这些千金难求的床位,却不完全是按“救死扶伤”的老原则来做的……为此,我在想,中国如此之大,积累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如此之多,我们这几代人“不幸”却又万幸地正经历这样一个历史当口,承担着“建设中国”的历史使命。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但差强人意的地方仍然不少。也许建设之艰难还不仅仅在于创造和积累多少物质财富,还在于能不能把公平正义铸写在中国的大地上,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我们曾经相约:我们这几代人曾用了六十多年时间,把中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能不能再用三十年时间,把公平正义这四个大字铸写进它的灵魂中。现在二十年过去了,你能告诉我,我们的梦实现了吗?

絮絮千言,只为求二十年后你的一个回答。而二十年后的你尽可放心的是,不管你如何回答,也不管此进程如何艰难,我们都必将为之持续努力,并奋进不已。

知名不具 叩安 2013.1.26

(责编:张湘忆、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