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31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吴乐珺采访整理)
可持续发展带来有尊严的生活
欧盟地区委员会秘书长 格哈德·斯塔尔
在过去20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凡成就。中国在亚洲崛起,并保持经济增长,是世界的福祉,因为这将改善数以亿计人口的生存条件,并增加人民的财富,最终推动人类社会整体的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奇迹影响着世界上主要的资源产品价格,并且改变了亚洲国家之间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已经高度相互依存。
中国要实现下一个阶段的经济现代化需要做出变革,应该通过一个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平衡。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但是基于高能耗的旧模式已不再适合中国,这种旧模式也不受发达国家欢迎。全球人口接近70亿,落后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为地球人提供体面的生活环境。
根据经合组织环境展望,如果世界各国政府没有制定新的政策,到2050年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比现在增加80%,其中需求最大的是新兴市场经济体(85%仍依赖化石能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因此会增加50%。到2050年,城市空气污染将成为致病甚至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届时,全球过早死亡病例将比现在的每年360万增加一倍。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将增加55%,对水资源的竞争最终会威胁到农业用水。
截至2011年底中国城市人口有6.91亿,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发达国家。欧洲的城镇化率为70%,中国要达到这个程度则意味着再有2.6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如此大规模的城镇化对中国是一个巨大挑战。中国要成功实现如此规模的城镇化,需要有一个整体策略,要考虑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利益;平衡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供应之间的关系。
欧洲是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可以向中国提供经验。所谓可持续的城市,能够保证民众享有均等的公共资源使用机会,能够吸引民众在城市里定居,也能够吸引投资。
欧洲可持续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污水处理效率高、空气清新,废物处理措施得当;绿地面积、娱乐休闲设施充足;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绿色节能建筑和公交系统普及。
欧盟在制定城镇化相关政策时,对具体的目标和结果做出统一规划,对于选择什么方式落实,给成员国政府留出相当大的政策空间,因为成员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欧盟可以启动配套金融政策支持相关城镇化政策的落实。
当然,欧盟要保证在多层级的体系中贯彻共同政策困难也不小。无论是从城市功能性还是美学角度来看,欧盟在城镇化建设上做得较好,是因为保持了城市的特点和传统。这需要一个民主的、负责任的城市治理机制。而欧洲有根深蒂固的市民自豪感、地方自治、自我管理传统。城市规划体系总是让市民和所有重要的利益攸关方有效地参与其中。比如,《奥胡斯公约》就规定了市民有权参与城市规划全过程,包括相关知情权,对涉及环境问题的政策必须有公众的广泛参与。
欧盟积极支持各成员国及其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现在已经有4350个欧洲的地区、城市及其他下级地方政府接受《市长公约》,承诺会提前完成欧盟2020减排20%目标,为此要节约能源,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
当今世界已经无法承受高能耗型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必须调整其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发展中国家则必须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核心,而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欧需要加深合作以应对挑战。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孙天仁采访整理)
上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