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中国城镇化的国际视野(下)

权威论坛:新型城镇化  重点在质量

2013年01月31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避免“先污染、再治理”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首席代表  罗兰德

半个多世纪前,很多国家认为如果要变得富裕,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看到过一张照片,因为污染,日本首都东京的市民戴着口罩出行。今天的中国没有必要重复其他国家的错误,再走一条“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

中国政府提出要建成小康社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让人民过上有质量的生活。因此,目前出现的污染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因为这事关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国城镇化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优化空间利用。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发展为了满足自身资源需求,空间会不断扩大,结果是农业用地会逐渐减少,而这并不利于实现城市密集化。

同时,大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就是交通问题,将有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涌现。事实上,密集化的城市没有必要大量使用私家车。例如新加坡、纽约、斯德哥尔摩、巴塞罗那等,都是人口高密度城市,但却拥有高效的交通系统。这得益于涉及多方面的综合交通和土地利用战略,包括整合城市与交通规划、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完善机动车拥有和使用管理等。

对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我有两个建议:

一是进行城市财政改革,平衡需求、收入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一旦城市发展起来并形态定型后,几乎无法对其进行改变,因此在初始阶段就使城市融资结构合理化。目前很多城市的融资都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外的政府融资平台,主要依靠出让土地并重新开发获得收入来源,这并不利于融资来源的可持续性。

二是要把住房建设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过去往往是先建社区,民众搬入,之后再修建公共基础设施,例如公共交通。这导致的结果是,人们为了满足出行需要,就会购买私家车。所以,如果建房子的同时完善公共交通,或在公共交通相对集中的地方发展社区,就能减少人们购买私家车的意愿。因此,城市建设时需要一体化规划,例如可以让地铁站成为城市的焦点,在地铁站附近兴建写字楼和商圈,加大空间使用率等。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