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
沉痛悼念黄枬森同志
2013年01月29日08:4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作为哲学史家,他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功底,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在中国,他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就提出这一思想,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与其他同仁一起,带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新学科,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并担任会长,还先后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一卷。其中,八卷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不论在规模、内容,还是在研究水平上,至今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吴玉章奖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

作为哲学家,他广泛深入研究了有关当代中国与世界的许多重大哲学问题,推动了我国新时期哲学原理体系的创新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研究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形成很有影响的一家之言。改革开放之后,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研究领域,他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与同仁一起,编写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影响了几代学者;他带头创立了“人学”这门新的哲学分支学科,创建了中国人学学会,先后主编了《人学词典》、《人学原理》等。还主持研究编写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论著,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章,有力地推进了新时期的哲学研究。从2001年开始,他大力倡导哲学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提出独到见解。他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带领学术团队潜心研究,于2011年推出了三卷本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的重要成果。

作为教育家,他是一位德高望重、享誉四海、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他六十年如一日,献身于哲学教育事业,把全部爱心献给学生。他十分注重探索教育规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谦谦君子;文如其人,朴实无华;海纳百川,宽厚仁慈;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黄枬森同志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肯定。他在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01年评为北京大学师德模范。1981-1996年,连任第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9年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颁奖大会上,受到胡锦涛同志接见,并代表获奖者发言。2001年,作为哲学界的代表,在北戴河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2004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资深专家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大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以及教育部领导同志,都曾高度评价黄枬森同志的道德文章。2011年6月23日,刘延东同志来北大时,亲切接见黄枬森同志,并高度评价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起了重要的带头作用。

黄枬森晚年虽年逾九旬,仍笔耕不辍。他从不考虑个人名利、颐养天年,而是不停地学习、思考、写作。在他的脑海里,装着的只有中国复兴之梦,世界大同理想,唯独没有他自己。就在他九十高龄时,还主动请缨,创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力争在有生之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做更多贡献。党的十八大召开,他备受鼓舞,对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就在这次住医院之前,他还不断写文章,修订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的《黄枬森文集》八卷本,努力为中国乃至人类的发展奉献哲学智慧。

黄枬森先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与夫人刘苏感情甚笃,相濡以沫,生有三女--黄丹、黄频频、黄萱,全家和谐,其乐融融。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郎润”。黄枬森同志爱国爱民,治学严谨,宽厚仁慈,德艺双馨,其风度气象,堪称万世师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黄枬森同志的逝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开创研究会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黄枬森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

2013年1月26日

(杨金海 执笔)

(责编:秦华、赵晶)
更多关于 讣告 的新闻
· 李东冶同志逝世
· 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周颐同志逝世
· 陈光舜同志逝世
· 赖洪同志逝世
· 廖祯华同志送别活动举行
· 李凤清同志逝世
· 李凯亭同志逝世
· 齐振兴同志逝世
· 刘德垣同志逝世
· 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马明同志逝世

相关专题
· 杨金海专栏
· 本网独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