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追记著名哲学家黄枬森:“耘马哲,育人杰”
2013年01月28日08:48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三宽先生”,一生问心无愧

  待人处事,黄枬森一向慈和温容,在学术界赢得了“三宽先生”的美誉——“治学宽广,待人宽厚,脾气宽和”。

  北大哲学系教授赵家祥对先生的宽和感受深切。“我不仅在学生时期听先生的课,而且毕业后与他搞同一个专业,在同一个教研室,经常得到他的指导和启发。他的渊博学识、严谨学风、宽厚品德使我终生受益。”

  “我从事马克思文本、文献研究,黄先生了解其中的艰辛。他曾为我的一项成果写过推荐信,特别为我的治学态度和学术价值鼓呼,令我备感温暖、深受鼓舞。”同在北大哲学系执教的聂锦芳不曾就读于黄枬森门下,却对他提携后学的精神十分感念。

  宽和的黄枬森,治学却是极严谨。和学生讨论问题,他常讲一句话:“要敬畏学术。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拿出证据来。”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还记得,20年前他写博士论文时,导师黄枬森让他一再修改开题报告,提出不少批评意见。论文二稿出来后,先生不顾身体虚弱认真审读,以致生了一场重病,让他至今歉疚于心。

  “黄老指导学生像苏格拉底,在概念、概念指称和意义的逐步廓清过程中,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框架、内在义理和精妙韵味,体悟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情感之美、逻辑力量之美和语言风格之美。”河北大学教授宫敬才十分钦佩黄枬森的教学艺术。

  而在家人看来,黄枬森是“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和父亲。”夫人刘苏体弱多病,黄枬森便一肩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为她和三个女儿烧饭做菜,无微不至。

  “夕阳日,心力竭,未敢忘忧国。朗润池旁林深处,耘马哲,育人杰。”这是老友何成武为黄枬森写下的诗句。今天,林深处已无先生身影,但一颗“耘马哲,育人杰”的壮心,永远火热而光灿!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相关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