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想怎么办
■刘云川
中国的改革,总会面对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怎么看,二是拿这些问题怎么办。前者更多触及的是思想认识层面,注重的是对不对、该不该的价值判断;后者更多探求的是改革的实践路径,注重的是能不能、行不行的解决方案。这两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改革之前,也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
应该看到,历史上所有的改革,都无法回避怎么看的问题。改革离不开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思考,往往首先在思想认识领域掀起波澜,引发争论,伴随不同程度的思想解放,进而促成改革的具体行动。没有这种思考、争论,改革往往就难以启动和推进,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同时,另一条改革的基本规律是:不拿出解决方案的改革,是无法成功的。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等领域都有大量问题凸显出来,需要想办法解决。对这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有些问题意见分歧很大。对改革面临的问题,对存在的争议,我们需要经常进行反思,有时需要多一些批评性的意见,这本身没有错。但是,不论我们的愿望如何美好,批判的理由如何充分,解决这些问题光说不行,关键是怎么做。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谈论改革问题,不能只想应然,不问实然;不能光想怎么看,更要多想想怎么办;不能只想对不对、该不该,更要多想想能不能、行不行。在很大程度上,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决定操作性,操作性决定可行性。有了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我们的改革才能成功。
非实干不能兴邦,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都得到了证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诸多思想流派,都对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革建议。但到战国结束时,改革效果最好的是法家。法家为什么成功?因为当儒道墨各家都在执着地批判现实,讲仁义、讲天道、讲非攻,却拿不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办法的时候,法家一下就抓住了在乱世中生存发展的要害:加强中央集权和富国强兵,并坚决推出了军功授爵制等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变法措施。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之时,距1853年美国“黑船”叩开日本大门不过十余年,国内对改革的意见并没有达成一致,思想启蒙实际上也尚不充分,但日本并没有在彻底解决思想争论之后才去进行改革,而是实践先行,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很快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个先进国家。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俾斯麦改革所以成功,也是因为这位“铁血宰相”不尚空谈,拿出的改革措施条条服务于德意志民族统一的现实目的,条条通往普鲁士的强国之路。很显然,能够放下“怎么看”,把注意力集中到“怎么办” 上来,是这些改革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我们经历过许多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改革运动,基本上都失败了。任何改革,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想和价值层面,不可能在彻底解决思想领域的论争,解决价值层面的冲突后再去进行。如果那样的话,就可能错过改革的最佳时机。民国时期,那么多的学者,那么多的思想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之道,并为之争论不休,以致胡适呼吁要“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但最后解决问题了吗?只有共产党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那就是实行土地革命,赢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所以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国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不争论”的重要思想,没有这一招,改革不可能顺利推进。改革不能失去理想,但是,理想本身并不能解决实现理想的问题。梦想的天空里永远建不起辉煌的大厦,只有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抓实干,理想才有实现的希望。
多想想怎么办,也有助于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对许多问题,只有在务实办的过程中才会明白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才会懂得辩证看问题的必要性。有些观点和口号,听起来很美好,但往深里想,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实行的结果很可能是祸国殃民。中国的很多改革,都是先试点,成功了再推广,这避免了很多弯路。正确思想方法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必须力戒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力戒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力戒片面性、情绪化。思想方法搞对头了,困扰我们的许多思想认识问题就会比较容易解决。
多想想怎么办,还有助于搁置思想争议,先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而把是非功过留给历史来评判。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那些不得不改的改革、背水一战的改革,往往是最成功的,像农村联产承包的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改革、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革等。因为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解决问题的需要特别迫切,人们只能把思想认识上的分歧放在一边,直接考虑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就自然而然地破除了思想认识障碍,迅速达成了改革共识。历史地看,改革措施对不对、好不好,在当时往往难以得出最终结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搞经济特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当时不是没有不同看法,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举措都是正确的,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创举。如果我们还一直陷在“怎么看”里面打转,改革的成功不可想象。
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基本的方法论。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在没有前人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的路怎么走,没有人能告诉我们现成的答案。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改革,很多时候在思想认识问题上只能求同存异,先到实践中去摸石头、找规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下一块石头怎么样,我们不知道,还不好下结论。可是,如果不伸出摸石头那只手,河就永远过不去。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探索中推进。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的多样化使得对改革的价值评价也肯定是多元的。要求一种改革方案、一项改革措施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利益和诉求,赢得所有人的正面评价和支持,已经是很难很难了,对改革设计者来说也不公平。改革中应该做的事情很多,但现阶段能够做的事情可能就那么一两件、三五件,最适合我们干的事情也可能只有那么一两件、三五件。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把能做的事情先做了,想做而暂时还做不到的事情才有完成的可能。不要幻想一夜之间解决所有的问题,那是空想,不符合客观规律。
批判很容易,干实事很难。中国的改革,需要社会舆论的包容态度,更需要实践领域的务实精神。在怎么看的问题上,我们光有一腔热血、满腹牢骚没有用,不妨来个换位思考:如果这事归我管,我该怎么办?认真地这样想一想,也许看问题就不会片面、偏激,就不会简单化、绝对化,凝聚改革共识也许就不会那么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