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内需是保增长的必由之路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未有一个大的经济体能够长期依赖出口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各主要经济体都必须主要依靠拓展内需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内需”,已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首先,出口是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强项,我国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出口产品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出口的持续增长曾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但前一段时期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中国外部需求萎缩、出口严重受阻,出口增速下滑,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而当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一方面由于欧债危机不断发酵,来自欧盟国家的外需可能进一步萎缩;另一方面,美国因为小布什政府时期和金融危机后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减税与增支这两项政策叠加在一起,构成了8000亿美元的“财政悬崖”,相当于2012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普遍预测,美国经济增速在没有财政悬崖影响的情况下只能达到2%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悬崖的出现可能将导致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萎缩。这些因素将影响美国的对外需求,同时导致贸易摩擦加剧。2012年以来,我国已遭遇5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42亿美元,同比增长7倍。
2012年全年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出口预计只有6%左右增长率,难以完成全年“保十”目标。当年外贸增速可能低于G D P的增速,这也是多年未见的。从2013年外贸形势来看,欧债危机短期内仍不可能解决,美国的经济缓慢复苏的趋势也没有改变,日本更面临深层次结构问题,受发达国家影响的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经济减速的压力。因此,预计明年上半年外贸形势难以实质性好转,可能仍为个位数增长。
其次,从投资需求来看,更是面临增长的困境,多数投资领域已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前几年因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主导型投资持续过快增长,很多行业如水泥、有色金属、钢铁、纺织、新能源(光伏、风电等)等领域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众多行业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带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落后,产能过度无序扩张。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形成的生产能力,与经济下滑时期降低的市场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
由此看出,出口增速减缓,投资过热与产能过剩已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增长。如何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成为破解中国经济困局的核心,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消费水平不高。消费在我国GDP中的比例还不到40%,这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低得多。因此,从国内消费需求来看,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扩大消费并不像拉动投资那么简单,拉动投资使政府的权力增加了,而扩大消费则要求政府采取藏富于民政策,把钱拿出来给百姓花,是主动地放权。如果能够减少政府主动投资,而先扩大在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以居民消费需求为核心的内需才有可能真正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