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的本土化与现实化
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会有不一样的运行过程。由于经济变量的决定通常是众多经济人各种经济行为的综合结果,而经济社会环境又制约着经济人的行为和选择,因此,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例如,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被看作是经济学的两大主要学派,它们都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都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所作的研究。然而,这两种学派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理解和观察是不一样的: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市场经济是完全竞争型的;而凯恩斯主义所研究的则是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正是对市场经济制度环境的界定不同,才产生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这两大当今主流经济学学派。
上述讨论意味着,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有可能面临一个本土化和现实化的问题:许多经济学理论也许在发达国家能够适应和成立,但在中国并不必然如此;有些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能够成立,但并不一定在当下仍有意义。因此,作为有责任感的中国经济学家,其首要责任并不仅是介绍和引进西方前沿的经济学理论,而更应该是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通过这样一种体系,使我们能够理解中国当前经济变量的决定过程,并从中看到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中国经济学家,他的作用也绝不仅仅只是提出政策和建议以期达到某种被社会和政府所认可的目标——即使这种提议是在对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有了充分的研究之后。事实上,他还必须告诉人们这样一种政策和建议对经济所产生的各种可能的影响。例如,某项政策尽管能使失业减少(这也许是一个被社会和政府所认可的目标),然而,它却有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恶果(当然,该项政策最终是否被采纳仍然在于政府的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