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厉以宁:当前最要紧的五项改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 厉以宁
2013年01月04日13:25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当前最要紧的五项改革

当前最要紧的改革是什么?政府管得太多。政府管少一点,让企业真正成为企业,不仅民企,国企也一样。国有企业应该是独立的、自主经营的企业。国家管什么?管国有资本。管国有资本的配置、考核、运营状况。国有资本的升值不比具体管理一个企业更重要吗?

还有什么要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为什么1979年以后改革进行得这么快?因为民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民间蕴藏的积极性靠什么?靠政府发现、调动、规范化,农业承包制就是一个例子。

这告诉我们,改革要调动民间的积极性。民间积极性一调动,整个经济就起来了。所以实体经济的回归,重要的是要增加大家的信心。到国外去投资或转移企业也行,但是要有新的认识,也不要灰心,要知道这不是中国将来的主要方向,主要方向是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世界银行提出来的,它认为,在一些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达到4000~5000美元后就停滞不前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任何发展阶段都有陷阱,岂止中等收入阶段,低收入阶段陷阱更普遍,很多国家长期停留在人均GDP 1000多美元以下,这么多年没发展起来。大约1.2万美元以后,算高收入阶段,很多国家到了1.2万美元以上,还不是一样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南欧的一些国家、日本。

实体经济发展,靠什么?靠制度创新、产业升级。不仅实体经济要回归,还一定要转型。转型靠什么?真正要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要靠一些强大的企业。要自主创新、要产业升级,就在于市场。中国一定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靠什么?扩大内需靠的,最重要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三个资本概念来解释。

第一个资本概念:物质资本,即货币投入转化为厂房、机器设备等。第二个是人力资本,技术、教育水平、经验、智慧。第三个资本概念是社会资本。这里谈的社会资本,并不是目前舆论经常提到的民营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是个无形的资本,是人际关系,是人的信誉。比如浙江人为什么生意做得好?因为他们有充足的社会资本。浙江人到外国去发展,他的同乡关系、家族关系,和本人的信誉,都在帮助他,生意很快就做起来了。这就叫社会资本。

但比较一下三种资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与城市相比,农村的这三种资本都是弱的。比如,城里的土地是国有的,买的商品房有房产证,我要创业,一抵押,钱就到手了。农村呢?土地是集体所有制,承包地和宅基地都没有产权,只有使用权,在宅基地上盖房子,不管盖得多漂亮也不能抵押,没有物质资本。所以,农村人除了空洞的、名义上的集体所有权以外,土地、房子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能抵押不能转让,连出租都很困难。

所以对农民来说,要增加他的物质资本,让他能够创业,创办小微企业,则必须有三权三证。承包地、宅基地、房子都要有使用权和使用权证。土地确权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不能任意侵占,且便于土地流转,并在农村金融比较发达的地区逐步推广,这样农民就会富裕了。

人力资本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因为城市的中小学,质量好、师资水平高、设备齐,而农村则不行。所以农民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跟城市没法比,没有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方面,城里人要进入市场,朋友、亲戚、亲戚的亲戚,总能找人拉一拉、带带路。农村则不行,一个山沟里全是穷人,谁也没有闯过市场,找谁?

所以,要通过土地确权来解决农村的物质资本问题;通过教育资源有效配置来解决农村的人力资本问题;鼓励农民到社会去闯,鼓励他们办小微企业,慢慢积累来解决农村的社会资本问题。

中国的贫富差别,特别是城乡,还有第二个问题:二次分配有问题。西方人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补,来缩小差别。中国至少到去年为止,二次分配扩大了一次分配的差距。为什么?社会保障的待遇不一样。比如教育经费的分布、文化经费的分布、医疗资源经费的分布,城乡的人均是不一样的,差距都很大。

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农村才会越来越好。

此外,城镇化,中国要有中国的特色。在新的改革中,中国不能学西欧。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的,200多年来把城市弄得,贫民窟、工厂污染等,有钱人就往城外搬,穷人就进城,这是反城市化。中国更不能像它,80%以上的人口都住在城市里,那是不行的。假定中国将来有15亿人,80%就12亿人住在城里,中国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生活质量下降,谁愿意住在城里?

中国式的城镇化,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老城区是多年以来形成的,要改造棚户区、工厂外迁,建设适合人居住的商业区、服务区。新城区就是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社区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着重点有二:一、公共服务到位;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如果上述方面都能做到,则我们不仅能绕过中等收入陷阱,而且将来进入高收入阶段后,仍然会不断地前进。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