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60后”地方大员与中国未来
竹立家
2012年12月27日14:25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60后”地方大员的政治作为

  不言而喻,在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期,“60后”地方大员作为成长在全新环境下的“新一代人”,正逐步成为“政坛”主力,自然引起公众和社会舆论对这一群人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谈论的重要话题。

  但是,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看,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尽管有史以来,我们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或多或少具有相似性,这就是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公正”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历史地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暴力的手段解决;一种是通过和平协商的手段解决,当然有时也通过二者交替的手段解决。而无论是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都是要实现“制度改进”,推进“制度文明”建设,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制度文明体系,实现人类的民主化和永久和平。

  这就是说,基于我们对历史和一般人性的理解,任何时代的进步,都应该是社会制度的进步。好的社会秩序的建立是“制度体系”良性运行的结果。因此,当我们在讨论一个社会的发展前景的时候,重点是对这个时代的“制度框架”的解读,并在这种正确解读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而不是对这个时代占有“权力高地”的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解读。换句话说,社会中的“个体”,无论你的才能和品质如何,都实实在在地生活在某一特定的“制度体系”中,都必须经过制度的重新塑造。个体才能和品质的表现,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制度的约束。一个人民满意的社会,是一个实现了公正的制度运行的社会。

  因此,“60后”地方大员步入中国政坛并逐步成为主导力量,只能说明“新老接替”、新陈代谢这一自然规律在起作用。尽管他们有自己这代人成长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形成了一些有别于前人的能力和素质,但在实践中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关键的还要看“制度环境”以及他们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的精神。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环境决定人”,但人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塑造,人也可以改变环境。逐步走向中国政坛核心的“60后”地方大员,要发挥自己的“政治作为”,就需要与前代人一样,不仅要有改革的智慧与勇气,还需要有改革的决心和毅力。我们要建设一个“公正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要求不相符合的“制度安排”。任何改革都是“制度性”改革,只要按照以人民利益、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方向坚持“制度改革”不动摇,充分发挥聪明和智慧,利用好改革的“价值资源”和“制度空间”,“60后”地方大员就会在中国未来发展进步过程中大有作为。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竹立家专栏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