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热点关注:城镇化,如何实现质的飞跃
杨 君
2012年12月25日09:17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制度保证进城农民市民化

2011年,按户籍人口数计算,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称,近2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无法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却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这样的城镇化只能算“半城镇化”。

由于制度不完善,农村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无法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成为阻挡他们融入城市的“玻璃门”。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是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只有“市民化”,才能让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为农业现代化规模生产提供条件,向城市输送丰富的劳动力,为工业及第三产业提供充足需求。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建表示,要让进城农民成为城镇居民,目前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必须打破,应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快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使他们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拥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还应构建稳定的劳资关系和工资谈判协商制度,加强农民工的劳动所得保护和合法权利维护,使广大进城农民能够融入城市,共享城镇化的利益和成果。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外延式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认为,我国城镇化呈现出高速度、高消耗、高扩张的特征,资源配置效率低。

一些城市盲目扩大城区,忽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过分追求“大而全”,造成城市不堪重负。也有些地方耗巨资打造新城,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但无人居住,成了一座座“鬼城”,城镇化建设存在失衡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说,城镇化本身并不带来就业和消费,只有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带来就业,增加人们的福利。

虽然大城市目前对进城农民的吸纳能力较强,但普遍面临资源承载能力的限制。魏后凯表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是今后吸纳进城农民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支撑乏力,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吸纳能力不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滞后成为制约中国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科学编制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要引导和规范新城、新区健康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镇供水、排水和供暖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推进供热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寻求“四化”协调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宏皓认为,不能简单、孤立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要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城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体现是工业化提供供给、城镇化提供需求。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所在。在工业化的带动下,第二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支撑。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又带动工业品消费,为工业化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中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表示,信息化引领城镇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在珠三角地区,城市规划实现了完全数字化,大大节约了社会管理的成本,使得管理更加有针对性、效率大大提高。

国家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尹成杰认为,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城镇化,将带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本报记者 杨 君)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理论策划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