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为什么要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2012年12月24日08:30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编辑同志:

  看到12月17日贵刊“学习十八大精神·点题点答”栏目刊发的文章,感觉很好,我也想点个题目。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工市民化,这点深入人心。能否请专家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给我们作一解答。谢谢!

  北京东城区读者 王伟

  2012年12月18日

  1.什么是农业转移人口?

  农民在城市工作,但却不能成为城市市民,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被称作“流动人口”或“农民工”。

  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项社会经济活动愈趋活跃,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在城市工作、生活,但是进城农民在农村仍拥有土地、房屋等生产和生活资源。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被称为“流动人口”或“农民工”(本文所说流动人口即指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工作,但却不能成为城市市民,而是以流动人口的身份长期存在,流动人口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被划分为农村人口、城市人口以及流动人口三个“蓄水池”,其中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城市市民增长较为缓慢,导致作为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中间纽带的流动人口“蓄水池”容量与日俱增,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高达2.3亿。

  在我国的人口统计口径中,将工作和居住在城市6个月及以上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纳入到城市化指标的计算中。由此可以看出,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拉高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2010年,统计公布的城市化水平为49.68%,但去除流动人口后为仅33.77%。十余年来,流动人口使得我国城市化水平“虚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

  2.当前我国的流动人口群体有什么新特征?

  流动人口规模大、比例高,呈现出长期化、家庭化和稳定化趋势。

  翟振武:当前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大、比例高。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已达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与1982年相比,流动人口规模增长了34倍。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膨胀,其流动行为也呈现出长期化、家庭化和稳定化趋势。

  首先,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时间在延长。据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连续居住生活时间平均接近5年(58.1个月),50%在当地居住时间超过3年。其次,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特征。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显示,在流入地居住的流动人口家庭平均每户2.3人,16-59周岁的已婚流动人口中有84.5%与配偶一同流动。第三,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工作逐步稳定,工作岗位有稳态化趋势。他们从事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平均达5年以上,分布在农林牧渔业、电煤水生产供应业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行业,最短的如住宿餐饮业、制造业平均也将近3年。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