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08:59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推进“四化同步”、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按照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几年,湖北的“三农”工作也亮点纷呈。我们推行县域“三农”工作综合考评;实施8个层面新农村改革试点,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开展“三万”活动,创新支农工作载体;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九年快”;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有望过8000亿元,与农业产值比提高到1.9:1,食品产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40%以上。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
一是现代农业特征日渐凸显。我国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特征明显。在湖北,涌现出“福娃模式”、“春晖模式”、种粮大户侯安杰等一批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典型。二是农业科技贡献日趋突出。农业科技正在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关键因素。湖北省农业科技优势明显,正重点打造10条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突破性发展。三是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在湖北,以县域为载体的大冶模式,以市域为载体的鄂州、荆门模式,正引领全省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
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影响和制约“三农”发展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从改革层面看,一是二元体制制约依然明显。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还存在不少困难。二是资金投入体制有待突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发挥有限。从发展层面看,一是农业基础薄弱。近几年农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但兴水利还任重道远。农村公路已实现村村通,但村内循环道路和生产性道路覆盖率较低。二是农业经营模式需要创新。农村家庭空心化特征明显,留守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主体,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家庭经营收入、打工收入目前还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缺少资产性收入,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还较大。四是产业体系不配套。以湖北为例,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明显,淡水产品、油菜籽等很多品种产量全国第一,但一、二、三产业体系不配套,营销模式陈旧,影响了农业优势的发挥。从稳定层面看,“三留守”问题突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切实加大支持“三农”发展的工作力度
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必须强化“四化”同步发展意识,拓宽支持领域,丰富支持内容,强化支持措施,在补齐“三农”短板上多出政策、出好政策,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进一步提高“重中之重”、“四化”同步发展的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们在认识上、举措上、氛围营造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实践看,对如何发展工业,大家有共识、有动力、有办法,招商引资的积极性都很高,这是必要的。但如何按城乡统筹的要求破解“三农”难题认识还不到位,自觉性还不够,办法还不多。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发展这一全局性的重大指导思想给“三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动力、新空间、新前景,切实增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强化支持“四化”同步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按照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促就业、促增收的最大潜力和渠道,充分发挥镇域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支撑作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鼓励在有条件的乡镇兴办高水平的工业园,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城镇的承载和吸纳能力,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拓展空间。
要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同时,要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强化国家惠农政策与新型经营主体的衔接,使惠农政策既惠及普通农户,也惠及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要出台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更多的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创造条件。
第三,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投入。逐步提高“三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把财政支农蛋糕做大。加强财政投入和金融投入的有效结合,通过发挥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第四,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中,村容整洁是难点。不少地方新农村建设缺乏规划,杂乱无序,造成浪费,群众意见很大。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既不能刮风、强拆强建,也不能放任自流。当前,农民建房意愿强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时机。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促进,进一步完善建材下乡等鼓励政策,释放农民建房热情,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健康力量和有效内需,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重点探索村庄规划和环境整治政策,认真做好村庄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要一步到位,为改变乡村“脏、乱、差”面貌打好基础。湖北新一轮“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已经全面启动,我们将以整治村容村貌为主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规范村庄规划、整治村庄环境,着力探索村庄整洁的长效机制。
第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湖北实践看,农村党支部书记建设有两个强有力的抓手。一是“回归村官”工程。总结推广通城县的经验,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选拔村支书,取得了很好效果。二是“第一书记”工程。总结推广远安县的经验,从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有力推进了支部的晋位升级。要通过实施“村支部书记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同时,积极推广城市网络化管理经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