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李丽辉
2012年12月12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让钱花得透明
所有政府性收支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白景明指出,实行全口径预算,就是要把所有政府性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实行统一、完整、全面、规范的管理,即横向到边——同一级政府所有部门的收支都要纳入预算管理;纵向到底——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省、市、县、乡五级政府,都要把所有政府资金分别纳入到各个预算来管理。
从预算管理的完整性、统一性来说,目前政府预算体系,突出问题之一是不能完整而全面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如政府担保的融资等没有纳入财政管理范围,国有资本预算也只是对国资委集中管理的国有企业分红部分进行监督的收支记录,没有汇总全国国有资本财务报告等。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认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政府依法行政,促使行政权在阳光下运行。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多重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国家的‘钱袋子’更加安全,政府资金能够花得规范、花得透明、花到实处、花出效率。”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局长吴奇修说。
吴奇修表示,“明年开始要加大对中央一级预算单位预算资产财务和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动态监督力度。对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虚报冒领、违规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等违法违规问题,及时采取通报、暂停拨付、扣减、收回财政资金、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等措施在当年予以纠正,并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因素,真正构建起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以全面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预算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
让钱花出效率
建立预算资金绩效考评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
“加强审查和监督,更重要的是看政府管理的钱花出去后效果如何,百姓是否得到了更多实惠。”白景明认为,建立对政府管理资金的绩效考评体系,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应当列为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内容。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迈出实质步伐。财政部决定从2012年开始,试行对国资预算支出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这在2007年国资预算编制以来尚属首次。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四类支出项目。这对于进一步明确国资支出方向和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政府的全部收支要纳入人大监管视野,更要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白景明强调,社会公众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全口径预决算的宣传解释,让公众详细了解公共预算的资金是怎样分配使用的,政府性基金用在什么地方、建设了哪些项目,国有资产收益如何等情况。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会使公众了解制度现状、寻找合理的监督点,最终做到所有预决算都公开透明,让政府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合法、有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