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王荣华:生态文明解读
2012年12月03日14:33   来源:文汇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模式转型、人民群众期盼、国际责任承担的要求

●绿色发展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绿色会计制度的实施

●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是价格政策,最关键的在于定价,而定价又涉及到税费政策

●在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中,更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种表述显然将生态文明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并列。党中央提出这种说法的背景是什么?意味着什么?下一步将可能如何推进呢?

生态文明的背景解读

十八大指明了我国目前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要对生态文明进行解读,显然应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

倡导生态文明是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发展代价过大是不争事实。人们常说中国发展速度和效率是基于三大红利: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和资源环境要素红利,但是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适宜劳动力人口比率的持续下降和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引致的全球化放缓,更重要的是巨大的消费市场造成资源要素、环境原材料价格大规模持续攀升,原先的红利都在快速消失,而消失的过程必然是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过程。虽然本世纪初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已有充分认识,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新要求,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具体政策落实上,"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减排,资源综合产出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都得到提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下降,供需矛盾得以缓解,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提升,但粗放型发展模式并未根本改观。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甚至还在持续加大。

倡导生态文明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大部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任何项目一遇到环保质量问题,群众不支持甚至强烈反对的现象越来越多,什邡问题、启东问题、宁波PX问题等环境群体性事件不仅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而且对社会稳定提出了挑战。实际上,基本的环境质量已成为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李克强同志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十八大报告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主要指的就是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基本的东西。

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环保责任的压力史无前例提升。这不仅仅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而且体现在诸多环保议题上。早在1992年6月,里约地球峰会形成《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中国很快制定了自己的21世纪议程。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峰会将全球环境问题聚焦在水资源、能源、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五个方面,而在这五个方面,中国至今都面临巨大且似乎难以克服的挑战。今年6月联合国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特别关注七个领域:就业、能源、城市、粮食、农业、水资源、海洋、灾害。虽然人类不遗余力推进了环境治理,但宏观趋势的复杂性以及各国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使全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的执行情况远未达到预期,全球环境危机不仅没有根本扭转,一些新环境问题反而层出不穷,无论面对旧环境问题凸显还是新环境问题增生,中国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输入性环境问题,譬如物种入侵、危险废弃物转移、气候变化等负面影响持续显现,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海洋的复合效应也越来越突出,内外交织情况越来越普遍,如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仍是未知之解。

(责编:张湘忆(实习)、赵晶)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