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梁桂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2012年12月01日16:59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加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但是,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幅员辽阔、贫穷落后的国家,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必然是新的历史抉择。世界的变化、中国的特殊国情、我们的发展价值观都决定了中国无法重走西方的老路;中国只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走科学发展的自觉之路。

首先从后发现代化的国际环境看:与现代化先行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西方国家在近200年的发展中利用其先行优势掠夺了全球资源以支撑不足6亿人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当我们走向发展“高速公路”时,先行发达国家已经把地球资源消耗得差不多了,把地球生态环境破坏得差不多了;加上今天驶上发展“高速公路”的新兴国家人口高达三四十亿,如果大家都涌上西方发展老路,地球必将不堪重荷。从发展的结果看,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虽然创造了发达的生产力和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却激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心灵的矛盾,这些危机正在导致人类文明面临崩溃。我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清醒判断国际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要清醒反思西方发展理念、发展道路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可持续性,创新我们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

其次从中国特殊国情看:一是文化悠久,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二是人口众多,是一个拥有世界21%人口,人力资本不发达的人口大国;三是人均资源贫困,我们要用占世界不到7%的土地和不足世界人均一半的资源养活占世界21%的庞大人口;四是相对贫穷落后。虽然30多年改革开放人均GDP由252美元上升到5000多美元,但仍处于相对贫穷落后,要真正解决人民的温饱,全面实现小康,走上富裕富强之道,压力巨大。同时,中国在独特的发展历史中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殊国情,也拥有自身的特殊优势,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始终把人民视作历史的主体、主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让每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本身,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推动发展;发展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从自在的发展走向自觉的发展,不断实现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发展必须要充分协调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人的关系,以及过去、今天、未来的关系,必须保障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无疑,科学发展观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看: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特别是在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必须推动全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革命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率先确立科学发展理念与战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将为人类解决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范式,开拓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同时,中华民族不仅需要国家实力的全面提升,更需要在人类文明发展思想和发展范式创新的领先,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教训看:科学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释放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限资源的大规模消耗,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社会矛盾的蔓延和深化,人文精神的消退,等等。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要怎样去发展。特别是我国的发展正处在关键的历史转折点,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

从人类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愿望看:科学发展观无论从其价值理性取向或科学理性取向看,都是最符合人类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的。可以说,在21世纪,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才能实现中国人民的长久利益和根本利益。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责编:张湘忆(实习)、赵晶)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