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是情非得已
工作压力大、免费的公共资源有限、出门社交成本高,不少人“被宅”
29岁的海归陆平凡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宅女”。美国读研回来,她没回浙江老家,在北京国贸一家外企工作。从此,她开始了“平时两点一线,周末蜗居在家”的生活。
“‘宅’本身一点意思都没有,我完全是被自愿的。”和大多数工薪阶层一样,陆平凡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7点左右才能到家。每天要花两个多小时在上下班路上。如果加班,9点多能到家就谢天谢地了。“起早贪黑的,回到家筋疲力尽,根本没力气出门,周末就更想多休息休息,看看美剧,上上网,收拾屋子,做点好吃的犒劳自己。”
除了工作压力大,需要休息,出门社交成本高也是陆平凡不得不“宅”在家里的原因。她算了一笔账:在北京下馆子吃饭,两个人一次大概要花去170元;看一场电影,电影票加零食两个人又要200多元了;如果再逛逛街,至少要五六百元。
“这样出去一次,加起来大概要花费八九百元,还不包括打车钱。”陆平凡月薪8000元,月房租要3000多元,还要给父母汇一些钱,自己手头的余钱还要存一些以备看病等不时之需,剩下的零花钱仅够出去消费一两次。“而且北京这么大,每次出去找个人,一出门来回路上就得花两个小时,时间成本也太高。”
像陆平凡这样担忧出门社交成本高的“宅男”“宅女”不在少数。电影票七八十元一张,演出票二三百元一张,景区门票动辄上百元,连农家乐的食宿价格都在节节飙升,无论是看文娱演出,还是旅游出行,成本都不低,反倒是“宅”在家里更能满足娱乐需求。
“去电影院看电影,去郊外旅游,人不要太挤,花销不要太多!”大学毕业后,江苏人陈伟留在上海,找了个月薪近4000元的工作。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入不敷出:隔三差五,同事间就要AA付账搞聚会,吃饭、唱歌、泡夜店“一条龙”,没有一次花销低于百元,不参加就会被认为不合群。最后他干脆辞职“宅”在家里,每天醒着就是对着电脑,替人“打游戏练小号挣点散碎银子”,累了就从网上下载最新的电影看。“我这种经济能力有限的还是宅在家里自在些,也算大隐隐于市嘛!”
值得注意的是,都市中老年“宅人”的规模正越来越大。6年前,67岁的退休工人程阿姨为了帮助大儿子带孩子,和老伴来到了北京。在老家,程家二老不仅常走亲戚,还参加老年协会的各种演出、座谈,可到了北京后却变成了“宅女”、“宅男”。
“北京太大了,老年人出行太困难了。我自己普通话不太好,跟别人交流起来也有点吃力,所以不敢出门。”程阿姨所住的小区里像候鸟一样迁徙来京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但大多不怎么出门。“对于我们这些外地来京的老人,跟周围邻居不熟悉,也不知道社区有什么活动可以参加。不过,北京空气也不好,人行道上都挤满了机动车,出去也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