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苏向坤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为我国未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活力。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前,又关乎长远。
从当前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破解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治本之策。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但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烦恼”:需求结构过分依赖外需而内需乏力、过分依赖投资而消费率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生产能力不足;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地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这些结构性烦恼,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素质及可持续性,成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因此,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路子。
从长远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赢得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经济增长就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放眼国内外,不难看出,哪里经济结构调整动手早、行动快,哪里就会掌握主动权,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加快,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纷纷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在此情况下,我国的经济结构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难得的调整机遇。我们必须顺应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大势,通过加快调整抢占发展先机,赢得未来国际经济竞争。
经济发展没有止境,经济结构调整也没有止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指明了方向。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为此,
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其次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第三要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要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规则,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就要求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尽快在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政府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通道,支持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服务,保护其合法权益,使农村劳动力不仅能在城镇就业,而且能够在城镇安家并能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