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提升的文明要求
记者:在这个时期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有何迫切性?
李宏伟: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必然要求。人类文明脱胎于原始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转型期。人类上下约万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美、日等工业化国家的“八大公害事件”,就暴露出工业化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了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反思和艰难探索。一些有影响的国际环保组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继成立:1968年“罗马俱乐部”成立;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成立;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8%,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倍,但由于我们实行的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靠的是高消耗、高投入,是以付出巨大环境资源代价换取的高增长。因此,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
从资源瓶颈的情况来看,我国资源总量小,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2010年,我国石油、铁矿石、铜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潜在风险日益加大。由于我国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耕地、石油、天然气、淡水、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上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从环境污染状况来看, 2011年,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突出。2011年,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11%的城市超标,城市大气环境以可入肺颗粒物(PM 2.5)污染为主的混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11年底,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5140.6万吨,综合利用量仅有199757.4万吨,其中还包含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往年的贮存量。
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恶化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题。最近几年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每年都在快速递增。特别是今年四川省什邡市的百亿元钼铜项目、江苏省南通启东的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和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的PX项目因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纷纷遭到群众抗议。这些事件最后皆以政府宣布放弃项目的建设告终,这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损害。
由此可见,如果任由目前的生态危机继续下去,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将增加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不但会殃及子孙后代,而且将直接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