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坚定道路自信 决不走老路邪路
——访中央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
2012年11月19日11:16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深化认识规律 把握总体布局

  记者:十八大报告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系统地概括,提出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特别强调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提出这个总依据,有什么现实针对性?

  严书翰: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情仍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经济总量上看我们是很不错的,占世界第二位,但是一人均下来,就很靠后了。而世界上通常是按人均来计算、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力的。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各地区发展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等,这个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将存在。应该看到,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有些方面的差距如区域之间发展在缩小,而有些方面的差距如城乡之间差距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等还在扩大,因而积累了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依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出于一种什么策略考虑,而是我们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正确判断。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有忧患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记者: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对于这个全新概括,您是如何看的?

  严书翰:总体布局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对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堪称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盘“大棋局”,也是一篇大文章。党的十六大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总体布局的变化,它包含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我曾在一篇文章当中讲到,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和深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破题。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提出了要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1964年,由毛泽东提议让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来。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多处表达了要重视认识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它的规律。”可惜这些宝贵的思想,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而发生了曲折。

  第二阶段是总体布局形成。在邓小平时期,即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是三位一体,即“一个中心、三个坚定不移”。“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坚定不移”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当时,我们党提出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同时,又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邓小平这一总体思路指导下,形成三位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一直延续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

  第三阶段是完善和充实时期。江泽民在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他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实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从而完善和充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第四阶段是重大推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推进了两大步。

  一是从三位一体推进到四位一体。这是由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增加了社会建设,从三位一体推进到四位一体。

  二是以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高度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推进到五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规律的深化。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并确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但是那时我们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包含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中的。经过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感觉到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单列出来。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用一个部分的篇幅论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明确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这无疑是重大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生态文明从整体和实质上看,就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但是人类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都在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需要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需要修复被破坏的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虽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但是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这是新的表述,是重要的创新。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又进一步深化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上看,今天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关口: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否则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可能要付之东流。这不是耸人听闻的。事实上我国个别发达地区GDP增长很快,经济总量很高,但是今天他们要用相当比例的GDP来补偿生态,恢复被破坏的环境,即“用钱买生态”。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就是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老百姓很不满意有关。

(责编:朱书缘、秦华)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