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理论 >> 理论书库 >> 《危机挑战改革》
迟福林 主编 定价:38.00元
迟福林 主编 定价:38.00元
 
图书连载  
<< 危机挑战改革 >>
  本报告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角度,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下一步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相关建议。本报告以“危机挑战改革”为主题,分五章讨论:第一章,集中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全面转型双重压力下,改革面临的形势、矛盾,由此讨论改革下一步的重大任务;第二章,兼顾短期内保增长和着眼于中长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下一步市场化改革的“一揽子”建议;第三章,按照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要求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以积极的社会变革化解经济压力的思路和建议;第四章,讨论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提出抓住危机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实施积极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任务;[详细][目录][发布会][书评][留言]
 
作者简介
中改院改革评估报告

主编:迟福林

编辑委员会:迟福林 常修泽 曹远征 汪玉凯 孙立平

执笔人:迟福林 方栓喜 匡贤明 毕向阳 倪建伟 王瑞芬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联系电话:010-68354197
图书目录  
前言
  2009年是中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与国内发展周期重合的特定背景下,中国改革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向全球不断蔓延,对中国发展产生严重冲击。这个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它既是巨大的外部冲击,使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也是深刻的内部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的某些固有矛盾不断暴露并全面凸显。
  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已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时期全面转型的巨大压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几年,无论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压力,还是社会公共需求转型的压力,或者是政府转型的压力,都日益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全面转型压力的增大,对后30年的中国改革发展无疑是一个战略性的挑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发展转型的双重挑战,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双重难题。过去30年的实践证明,无论面临的挑战有多艰巨、困难有多严峻,只要深化改革,就能有效应对危机,破解难题,减少压力,促进发展。为此,在当前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同时,如何尽快推出并实施“一揽子”改革计划,集中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矛盾,建立与发展型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短期和中长期兼顾、标本兼治的新路子,走出一条以内需为基础的发展新路子,是方方面面对中国下一步改革的热切期盼。【详细】
第一章 金融危机与全面转型双重压力下的改革下一步
  危机倒逼改革。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契机和重要起点。过去30年,无论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国有企业改革,还是财税金融体制变革,大都具有危机导向的特点。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与国内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叠加在一起,使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并使下一步改革发展面临着30年来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全面转型的双重压力,积极主动地布局下一步改革,寻求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子,实现新阶段改革的重大突破,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当前最急迫的全局性问题。【详细】
·一、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中国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趋加深,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需要全面提速
·三、面对金融危机与增长方式转型的双重压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的体制性矛盾
·四、推进“一揽子”改革,为“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章 以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性贡献在于,市场化改革释放出的强大体制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研究表明,在过去30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增长因素中,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中国人类发展的贡献率高达52.2%。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仍在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需要抓住“危机倒逼改革”的机遇,以市场化改革在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实质性突破化解危机下的压力,寻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新路子。比如,尽快解决资源环境产权问题,使环保产业真正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全面破除约束民营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理顺能源资源价格,就能释放出巨大的投资激情;打破呼吁多年的垄断行业“玻璃门”,也将极大地刺激社会投资。这些改革,实质上是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化改革的实际进程,取决于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详细】   
·一、尽快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二、实质性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三、扩大社会投资,关键在于进一步打破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四、启动农村消费重在深化农村改革
·五、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六、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第三章 以社会变革化解经济压力
  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但所形成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使投资率不断上升,外贸依存度持续增加;社会发展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并取得重大进展,但总体而言存在分配结构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到位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整体消费能力。“国内消费不足,产能相对过剩”,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结构性问题蕴含着较大风险。
  化解经济压力,保持稳定运行,要从社会整体出发,跳出经济看经济,不仅要调整经济政策,也要改进社会政策。短期内,为化解经济压力,必须采取积极的社会政策,稳定市场、扩大就业,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防止经济压力与社会问题的双向传导,加剧危机。中长期,要彻底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着眼全局、立足长远,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形成以国内消费为基础的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详细】
·一、采取积极社会政策,防止经济压力与社会问题双向传导和相互强化
·二、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为形成以消费为基础的发展方式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构建利益表达的多元化渠道,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为有效推进社会体制及相关领域改革创造条件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成功抓住了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机遇,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形成了利用外资和出口导向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为重要的是,“开放倒逼改革”的机制产生强大的改革动力,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外资引进规模、进出口贸易总额等都有较快增长,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明显提速。
  在分享对外开放和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来自外部世界的冲击。特别是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也必将继续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传统国际经济秩序已经难以持续,第三次全球化红利正在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应对正在出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快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未来国际经济关系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跌价”,表明中国亟需在国内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尽快向国际中高端产业延伸。此外,国内各项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推进市场化进程、理顺政府市场关系仍需外部市场“倒逼”的动力。【详细】
·一、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重建,维护国家利益
·三、抓住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加快构建企业“走出去”的一整套战略体系
·四、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五章 危机中的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也提出严峻挑战。可以说,从应对金融危机开始,政府管理就进入了危机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政府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提出挑战。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政府既要应对眼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顾及经济,也要重视社会、政治;既要把握总体,还要兼顾局部。
  第二,危机对政府的应对能力,特别是政府的应变力、执行力提出挑战。既需要调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的两个积极性,又需要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应对危机的合力。【详细】
·一、以提高领导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为重点,全面加强政府在危机中的应对能力
·二、以政府为主导,调动市场与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化解危机的合力
·三、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共克时艰
·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
结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对30年后的改革提出阶段性的新要求。从改革的总体态势看,新阶段的改革是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
  第一,从经济领域看,投资消费失衡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需要有一个结构性改革方案。避免低成本投资扩张,需要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实现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环境成本内部化等方面的突破;扩大国内消费,需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突破。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局限在市场化改革的范围内,还需要把改革进一步延伸到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详细】
我要评论  
 
 图书连载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