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獨家特稿
分享

理論觀察

【理響中國】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尤琳 陳思瑜

2025年02月19日09:3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建設教育強國,需要我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著眼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教育領域改革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的基本要求貫穿謀劃與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在著眼長遠中明確教育強國建設的發展方向

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必須加強前瞻性思考。前瞻性思考是依據系統的動態性作出判斷,立足歷史、聚焦現實、貫通未來,預見性地把握事物內在的發展規律,對工作未來發展作出的科學規劃。教育抓的是當下,面向的是未來,必須從教育發展規律和社會實際出發,將建設教育強國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立足本來、著眼未來,不斷增強教育工作的預見性。

一方面,明確教育強國建設的行動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我國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上持續用力,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人民的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教育強國建設進入了蓄勢突破、全面躍升的重要階段。站在新的起點上,隻有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研究,把歷史、現實和未來貫通起來考量,將近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統籌起來安排,才能更好發揮教育強國建設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作用。

另一方面,明確教育強國建設的總體目標。時代越是向前,國家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就越發強烈,人民對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教育的期待就越發迫切。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不斷提高戰略思維和辯証思維能力,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結合我國教育發展狀況和形勢要求,對教育本質屬性、未來走向、道路選擇、模式構建等重大問題進行前瞻性思考。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認識和把握教育強國的科學規律,深刻理解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以及戰略屬性,將“三大屬性”貫穿於教育強國建設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打造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

在統攬全局中把准教育強國建設的具體坐標

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必須注重全局性謀劃。系統的整體性原則告訴我們,系統的整體並不是各系統要素簡單的疊加,而是指通過一定結構將各個要素有機聯系起來,使系統的整體具備單個要素所不具備的功能。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中,要立足國家發展總體布局對教育強國建設作出系統性謀劃,以戰略性、關聯性眼光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之間、局部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實現總攬全局與兼顧各方的有序貫通。

一方面,把准教育強國建設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建成教育強國,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這就決定了必須將教育擺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突出位置,突出教育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地位,發揮其支撐和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作用。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分階段、分步驟確保到2027年教育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到2035年如期建成教育強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育人導向,形成超越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范疇的新時代大教育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另一方面,在教育強國建設高起點布局中協調好各方面關系。我國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系統性躍遷過程中面臨諸多需要處理的重要關系,必須注重教育系統各方面之間的聯系,發揮各自功能達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果。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的關系,堅持服務國家戰略與滿足民生需求相統一,使教育事業發展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正確處理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關系,既重視知識的寬度和深度,在學習中提高各方面知識素養,又重視綜合能力的提升。正確處理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的關系,在遵循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的同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和互利雙贏。正確處理規范有序和激發活力的關系,構建與教育改革和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及制度體系,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力,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正確處理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的關系,以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為核心,統籌做好“引進來”“走出去”,使中國教育體系符合中國具體實際要求的同時又能接軌國際。

在統籌兼顧中突出教育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

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必須加強戰略性布局。戰略性布局強調把握各部分的優勢和劣勢進行組合優化,以結構決定功能為指導實現揚長避短,將每一部分都納入整體局勢之中並發揮出各自應有的作用,發揮良好系統功能。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過程中,通過聚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謀求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必須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健全教育戰略性投入機制,持續穩定和擴大教育領域投入,豐富投入渠道和改善投入結構,在加大各級政府財政投入力度的同時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把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落到實處,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另一方面,扎實推進教育強國建設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辦強辦優基礎教育,夯實全面提升國民素質戰略基點﹔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建設學習型社會,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筑牢教育強國根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堅持以《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九個方面重點任務作為教育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確保方法路徑明確,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在系統集成中提升教育強國建設的總體效能

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必須加強整體性推進。整體性推進強調系統要素集成,注重系統資源整合,突出整體效能發揮。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在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總體目標的基礎上,凸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統一性。

一方面,在體系化構建上協同推進“八大體系”。《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了教育強國建設的“八大體系”。通過全面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泛在可及的終身教育體系、創新牽引的科技支撐體系、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體系、開放互鑒的國際合作體系,在貫通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到終身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兼顧時代需求與國內外環境變化中相互支撐、協同作用,實現由大到強的系統躍升。

另一方面,在一體化推進上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將教育改革納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將教育、科技、人才作為一個深度關聯、有機銜接的整體,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以更加堅實的步伐向教育強國建設的目標邁進。

(作者分別系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萬鵬、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