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偉
2025年02月10日09:2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正確的政績觀,是為政之德、從政之道、施政之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政績為誰而樹、樹什麼樣的政績、靠什麼樹政績”等重大問題。新征程上,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是一門必修課,廣大黨員干部要持之以恆磨煉自身,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校正政績觀偏差,將正確政績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要堅定信仰。“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能否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重要衡量標准。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寫到:“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將我們壓倒......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洒下熱淚。”這一“考慮”蘊含著強烈的信仰、信念與高尚的追求,同時也是馬克思對能為人類謀福利的先進群體的殷切期盼與熱情謳歌。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最忠實且堅定的信仰者,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創造了無數的豐功偉績。政績觀,說到底是領導干部的認知底色,而正確政績觀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真理而繁衍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重要體現。黨員領導干部須知堅定信仰的偉大力量,須明堅定的信仰才能保証政績觀的正確方向,須從無數堅定信仰的先鋒模范人物的事跡中汲取強化正確政績觀的時代營養。
要增強黨性。“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性,增強黨性就要敢於正視問題和改正錯誤。“隻有黨性堅強、摒棄私心雜念,才能保証政績觀不出偏差。”從黨性要求看,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証。共產黨人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應自覺增強黨性,始終心系黨、國家和人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從正確政績觀的要求看,政績觀好比一面自我審視的鏡子,映照出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狀態。黨員干部持錯誤政績觀行事,必然會觸碰底線,輕者喪德敗行,甚者會違法亂紀,嚴重背離黨的性質和宗旨,影響和敗壞黨的形象。為政之道,修身為本。黨員干部在其位,必然要謀其政,需常修為政之德,持續增強黨性,積極主動進行思想淬煉和政治歷練,端正思想、檢視作風。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紀律上的“清醒人”、工作上的“內行人”、造福人民的“帶頭人”。
要善於擔當。“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有多大責任就需要多大擔當,是否敢於負責、善於擔當,是黨員干部政治品格和政治意識的重要體現。何為擔當?顧名思義,就是挑擔子,能獨當一面,有所作為。善於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能力、一種境界、一種信仰。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將擔當二字記在心裡、扛在肩上、行在實處,始終以大無畏的擔當精神帶領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譜寫了驚心動魄的歷史篇章。為政之道,應以勤政為始,以造福人民為本。為人民造福的政績靠懶政怠政是無法取得的,隻有始終牢記干部的職責,苦干實干、不懈奮斗才能創造出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業績。新征程上,黨員干部應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在困難面前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真正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擔的棟梁之才。
要提高境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境界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反映著一個人的生命的品質和價值。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骨干力量,肩負著光榮的責任與使命,必須發揚忘我的大無畏精神,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顯然,“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不顧客觀實際。實踐中,既要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善於做顯績,也要勤於做潛績。
要敬畏權力。“權力是柄雙刃劍”。權力是領導干部在履職時被賦予的支配力、影響力。對待權力,黨員干部必須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權力面前,必須嚴以修身、嚴以律己。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眾所周知,領導干部出問題,究其原因,無不是權力觀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錯位和扭曲。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對權力保持敬畏之心,始終牢記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黨員干部的權力觀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政績觀、事業觀。正確的權力觀必然促使黨員干部堅守底線、秉公用權、依法履職,多出造福黨和人民的業績。反之,錯誤的權力觀必然使干部迷失,導致濫用權力、以權謀私、不作為、亂作為,最終辜負組織信任和人民的期待。在奮進現代化的新實踐中,廣大黨員干部務必敬畏權力,以高度的自覺性和警惕性看待權力,保持講原則、守紀律的優良品格,始終堅持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以正確的權力觀指導干事創業。
要瞻前顧后。“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領導干部上任伊始,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培養“接力意識”,既要善於“瞻前”,也要注意“顧后”。瞻前顧后,絕非做事顧慮過多、猶豫不決、畏首畏尾,而是引導黨員干部謀事“瞻前”、干事“顧后”,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后採取果斷行動。“瞻前”即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在謀事之始,善於從前人之事中總結經驗,學會因勢而謀,順勢而為。“顧后”是謀劃工作的關鍵,黨員干部要加強工作的預見性,提高觀大勢、謀大事的能力。邁步新征程,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應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學會“瞻前顧后”。一方面,從當前實際著力,注意工作發展的連續性,在有益於黨和人民的務實工作中添磚加瓦﹔另一方面,從謀劃未來著眼,增強戰略思維,樹牢大局意識,提升長遠眼光。隻有深刻領會並貫徹“瞻前顧后”的理念,善於放眼全局謀劃一域,才能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政策,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力量,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