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芳
2024年11月13日08:4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聚焦新時代新征程的教育使命,我們應充分發揮思政課的政治引導、價值引領和育人功能,以守正創新精神譜寫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新篇章,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守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正,夯實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根基
新時代新征程,思政課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隻有守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才能明辨是非善惡,夯實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根基。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思政課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新時代守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正,就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充分發揮思政課的政治引導功能,深化學生的政治認同,尤其是對黨和國家的認同﹔引導學生感悟馬克思主義,尤其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力量和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智慧﹔引導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並能融會貫通,運用其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用真理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真正學到手。
堅持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堅持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是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根本保証。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對思想政治工作作出許多重要部署。黨長期以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為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提供了重要遵循。新時代守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正,就必須堅持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各級黨委(黨組)應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將思政課建設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強和改進思政課作為各級黨組織的政治責任。
堅持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導向。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在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上發揮著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思政課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輸出,還要重視價值引領,寓價值觀於知識傳授中,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底蘊,在知識傳授中強化價值引導。新時代守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正,就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度機制。通過充分發揮思政課的價值引領功能,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價值取向,努力培養出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激發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活力
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應堅持以“八個相統一”為導向,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把思政課辦成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優質課程,以思政課的改革創新助力課程質量的不斷提升。
推進與黨的創新理論同步,深化內容闡釋。思政課建設既要遵循課程建設的一般規律,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又要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青年學生,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應有之義。因此,必須持續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全面貫穿、有機融入思政課堂,引領思政課教學與時俱進,以黨的創新理論推進思政課常講常新,如深入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理闡釋,堅持講道理與講故事相結合、抽象概念與生動案例相結合,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講好新時代故事,充分發揮好思政課鑄魂育人的關鍵作用。
拓展網絡新陣地,創新教學方式。聚焦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必須主動適應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趨勢,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賦能思政課改革創新。思政課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新工具挖掘優質網絡教學資源,不斷豐富思政教學資源,加強網絡思政陣地建設。在教學實踐中,將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等數字技術融入思政課堂,使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場景展現在學生眼前,通過打造更多沉浸式思政課堂,提高思政課堂的生動性和實效性。
優化教學新關系,發揮主體作用。推動教學關系由傳統的教師主體轉向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思政課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成長的內生動力,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改變過去單向的知識傳授和價值灌輸並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狀況,思政課教師應重視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聽講變為主動思考觀察,增強學生在思政課中的獲得感。
遵循發展新規律,增強學科自信。思政課建設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學科發展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強化問題意識,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學術含金量,塑造具有原創性和解釋力的學科闡釋體系,不斷深化思政課的學理支撐,增強思政課的育人底氣和學科自信,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高質量發展。
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開辟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新境界
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應結合新時代特點,以育人為中心,多主體密切合作、多方面協同發力,各級黨委(黨組)建立起黨委領導、齊抓共管的新模式,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堅持開門辦思政課,構筑育人新環境。搭建“傳統小課堂+網絡新課堂+社會大課堂”,構筑課內課外協同、校內校外聯動、線上線下融合的全面育人新環境。既要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願服務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結合,上好“行走的思政課”,又要充分利用好網絡育人新平台,提升思政課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的能力。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實現學思踐悟,引導學生從“知、意”轉向“知、情、意、行”。
推進一體化建設,凝聚育人新合力。堅持縱向銜接與橫向貫通相結合,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加快大中小學思政課內涵式發展。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注重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遵循不同學段學生的成長規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思政課更具針對性。加強不同學段思政課教師的交流溝通,關注不同學段教材在知識點上的分布與差異,准確把握不同學段教材內容與邏輯的關系,明確各學段教師職能,以切實形成育人新合力。
挖掘思政資源,拓展育人新視野。思政課應在抓好思政課主陣地主渠道的基礎上,注重課堂延伸,拓寬育人視野。一是立足各地實際,全方位挖掘、整合各地歷史文化資源與思政元素,突出地域特色,使思政課更加“接地氣”﹔二是從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挖掘思政資源,推動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如堅持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相結合﹔三是從社會生活中挖掘思政資源,將鮮活生動的時代故事融入日常教學,持續提升思政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育人新本領。“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直接決定著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質量和全面育人的效果。《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自身應在馬言馬,在黨言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增強育人本領,既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做傳道授業的“經師”,又要做涵養德行的“人師”。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健全思政課教師隊伍管理機制。突出教學優先的評價體系,完善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培訓機制,創設項目資助平台,鼓勵並支持教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
(作者系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編審、博士研究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