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曉靈
2024年09月10日09:0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集理論之思,匯大家之言。《理論圓桌會》欄目,緊跟理論熱點,關注理論動態。
本期主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好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重大原則。這“六個堅持”重大原則,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寶貴經驗的深刻總結和科學運用,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黨的領導是我們的最大政治優勢,是我國改革開放成功推進的根本保証。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和各種風險挑戰,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布局,自上而下建立集中統一的改革領導體制機制,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挂帥出征,親力親為指導推動改革工作,在許多重大改革、重大關頭、重大問題上果斷決策、一錘定音,為改革提供了最堅強有力的領導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仍然要發揮好這個政治優勢,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全文】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圍廣、觸及利益深、攻堅難度大,需要不斷深化對改革的規律性認識,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增強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需要正確判斷形勢,准確把握改革面臨的時與勢、危與機、有利與不利,為改革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需要順應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明確改革目標任務、優先序、時間表、路線圖﹔需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頑強的意志品質,鏟除頑瘴痼疾,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堅決破除妨礙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需要廣泛凝心聚力,形成有利於改革的輿論氛圍、政治生態和外部環境。所有這些,一刻也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全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為中心是改革的根本立場。我們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根本標准,做到謀劃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進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檢驗改革依靠人民評判,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越是繁重,越要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善於匯集民智、凝聚民心,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文】
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根本目的,改革就能牢牢佔據道義制高點,贏得人民衷心擁護和支持。充分激發人民主人翁精神,匯聚蘊藏在人民之中的無窮智慧,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改革就能擁有最廣泛、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讓人民來評判,改革的靶向就會更加精准,改革的成效就會更加顯著。【全文】
“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守正創新是改革的本質要求。新時代以來,改革發展面臨新形勢新挑戰,我們黨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動改革創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障礙,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定“四個自信”不動搖,又要有敢創新、勇攻堅的銳氣膽魄,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全文】
守正就是要堅守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創新就是要以一往無前的膽魄和勇氣變革現實、掃除障礙,沿著歷史前進的邏輯前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探索成功開辟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庄大道。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是我們黨對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深刻揭示,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一以貫之、始終堅持、不可偏廢的。同時,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充滿艱辛、充滿未知、充滿風險挑戰,必須在除舊布新、開拓創新中破浪前行,進一步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使中國式現代化特色更特、優勢更優、前景更加美好。【全文】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並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點。我們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度建設是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通過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破立並舉、先立后破,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全文】
對黨的領導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制度、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制度等根本制度,要毫不動搖堅持和鞏固﹔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等基本制度,要與時俱進完善和發展﹔對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重要制度,要加大創新力度。要遵循制度建設規律,堅持於法周延、於事簡便的原則,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結合起來,突出指導性、針對性、可操作性,使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要加大制度執行力度,維護制度權威,強化剛性約束,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沒有特權、執行制度沒有例外,確保制度時時生威、處處有效。【全文】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全面依法治國是改革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注重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為改革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許多制度創新難題需要用法治方式來破解,許多重大改革成果需要用法律形式來鞏固,必須更加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充分發揮法治的引導、推動、規范、保障作用。【全文】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法治軌道上穩步推進,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要考慮法律依據,需要制定新法的,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推動制定相關法律,特別是要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按照法定程序獲得授權﹔現有法律不適應改革要求的,及時推動相關法律的修改和廢止,防止一些過時的法律條款成為改革的“絆馬索”。要注重運用法治威力鞏固和拓展改革成果,把實踐証明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及時上升為法律,使之成為必須普遍遵循的行為規范。要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法治素養,把法治信仰、法治權威、法治效用貫穿和體現到改革的全部實踐中。【全文】
“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堅持系統觀念是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注重把握各領域改革關聯性和各項改革舉措耦合性,統籌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協調影響改革推進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要素,推動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各種矛盾及其關系更為錯綜復雜,必須統籌兼顧、辯証施策,處理好涉及改革發展全局的重大關系,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全文】
全會《決定》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總體謀劃,全篇貫徹著系統觀念,落實好全會重大部署也必須堅持好、運用好系統觀念。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事關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全局,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要從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中找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發力點,促進這些重大關系更加平衡協調,更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制定每一項具體舉措,都要有全局觀、整體觀,自覺在大局下行動,切實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協調,防止顧此失彼甚至相互掣肘。要把握改革舉措出台的時機和節奏,既不能急躁冒進、隨意搶跑,也不能消極等待、錯失良機,充分考慮可能產生的影響,讓每一項改革舉措都釋放出最大效應。【全文】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求是、新華網)
點擊閱讀【理論圓桌會·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文章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