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紅菊 蘭清卿
2024年09月06日09:1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中國式現代化是建立在中華文明基礎上的現代化,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即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決定了走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之路。連續性是中華文明最為鮮明最為基礎的特質,它在五大突出特性中居於首位。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發生中斷的文明,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從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回顧歷史,在中國走上現代化道路之前,我們經受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劫難,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先進分子滿懷熱情向西方尋求真理,然而西方列強的侵略無情地擊破了我們走西方道路拯救中國的夢想。正是由於對西方式現代化的失望,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前提下最終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中國歷史來看,連續性體現了中華文明的韌性和中國人民的堅韌,反映出中國人民不懼各種外來侵略壓迫的意志品質。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需要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實現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和代代守護。
中華文明的創新性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創新性體現了中華文明的適應性和創造力,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中華文明歷來注重思辨和創造力的培養,強調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中國共產黨繼承和弘揚了中華文明的創新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黨領導人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奇跡。黨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任務,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的偉大事業,仍然需要新時代的中國人秉承創新精神,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斷強化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凝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統一性是中華文明的基調。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有悠久的歷史淵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道路。從秦滅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始,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是社會發展的方向。在世界歷史中,唯有中國雖歷經滄桑,民族認同始終如一。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中國各民族交流融合匯聚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歷史。統一性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不斷強化,也是推動中華文明走上與其他文明迥然不同發展道路的重要根源。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各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差距較大,這是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基於的國情特色,隻有全國各族人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才能凝聚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隻有56個民族14億多的中國人在精神上文化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團結統一,在行動上同向而行,才有可能在現代化的道路上繼續書寫新的成就。
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彰顯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民族自信。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得益於其特有的包容性。不固步自封、尊重差異、海納百川是中華文明始終充滿活力、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這種包容性不僅體現為對不同生活習俗、文化信仰的尊重和包容,也體現為對各種外來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中國人尊崇的是“物一無文”“和而不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哲學和信念。對不同文化我們始終保持著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我們願意尊重、包容、接納外來的異質的文化,並且也樂於根據自己的實際“去糟取精”。我們倡導文明互鑒,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這不僅體現了中國人的一種氣度、也是一種中國人對自身文明、民族和國家的自信。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代表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前進方向。中國式現代化向世界展現出中華民族自信自立的時代形象,它的探索和實踐歷程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華文明的和平性蘊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理念。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突出的外部特性,也是中華文明的基本價值和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核心理念。中華文明的和平性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國歷來就有尚“和”的傳統,“和為貴”“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和”是中國倫理和思想的重要准則,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新時代以來,面對“世界之變”,為解決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等全球問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我們倡議在不同文明對話和溝通中實現包容共存、交流互鑒。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在國際舞台上我們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發展模式,不存在唯一的走向現代化的路徑。我們相信隻有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世界安寧和繁榮富強才能持久,人類社會才能持續向前發展。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22Z029)階段性成果﹔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