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萍 陳志勇
2024年08月01日11:4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對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專章部署、統籌安排、一體謀劃,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指出了明確方向。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高等教育應立足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從“數量追趕”向“質量超越”轉變,增強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化,以科技創新激活高等教育﹔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化,為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持等方面發展,以高質量的高等教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跨越。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為建設高質量的高等教育指明方向。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是對世界教育、科技、人才發展與高等教育現代化內在關系的規律性把握,是促進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和競爭力走向世界前列的重要途徑。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將教育、科技與人才三要素緊密結合,使教育強國戰略、科技強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打通教育強——人才強——科技強——產業強——國家強的通道,服務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通過健全相應的推進運行機制,完善政策協調、信息共享與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協調性,確保教育、科技與人才之間的要素能自由、合理的流動,提升整體效能。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在科技、教育、人才一體化發展當中的龍頭作用,圍繞國家的科技創新發展、人才培養戰略的要點,重視教育與科技人才之間的互動,找准新的方位,在順應國際化發展趨勢的同時彰顯中國特色,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
推動從“數量追趕”向“質量超越”轉變,增強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在現代化進程中內生性地推動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結構特別是質量與實現教育強國目標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形成重要的國際教育中心,增強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力。
要積極優化高等教育的布局、層次、類型和學科結構,形成不同類型高校相互促進、各具特色和協調發展的格局。構建與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相適應的高校教育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加快基礎性學科和緊缺型人才培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構建符合國情的教育制度。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持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增強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推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化,以科技創新激發高等教育活力。從世界現代化發展歷程來看,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與科技中心、人才中心是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始終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而高等教育要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需要依靠科技和創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部署: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一體部署實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等教育發展不斷挖掘內在潛力、激發內部活力,教育內部要素效率提升,資源配置模式改革優化。現今,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以高新科技創新驅動內涵式發展,推動創新鏈與人才鏈、資金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能夠不斷形成推動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高校通過創新研究,解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最初一公裡”的問題,以產業鏈衍生創新鏈,以創新鏈激活教育鏈,形成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通過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區域創新體系,建立內部的大學創新體系,圍繞基礎性、顛覆性技術開展研究,拓寬和提高教學科研水平,調整和優化科研方向和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加強校企合作,持續推動產教融合,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搭建高科技產業新賽道,以科技創新帶動經濟發展。在系統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裡”的同時,企業也為高校提供實習、創業就業機會和資金支持,推動新一輪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
推動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化,為中國式現代化和我國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持。從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的關系及其與經濟的互動關系來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科技,科技的根本在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 “人口紅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紅利”轉化,但在人才培養的質量和速度上,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要求還有不相匹配之處。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圍繞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制高點的國際競爭空前激烈。大學是創新人才培養、聚集、融合的地方,開發高端人力資源是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重心。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優化人才培養結構,需要集中力量開展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加快基礎性學科、緊缺型和科技戰略人才培養,服務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進一步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產出一批原創性、顛覆性、引領性的科研成果,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持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撐。
建設教育強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一項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應積極探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等教育中心,實現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培養科技戰略人才相互促進,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夯實基礎。
(作者:邱萍,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陳志勇,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