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凌
2024年05月27日08:4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勞動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筆者認為,高校勞動教育課程是實現勞動育人的主要形式,我們應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突出勞動教育的時代特征,持續深耕課程建設,在把准價值導向、精選課程內容、拓展實踐環節等多個維度上守正創新兩手抓,精心打磨出具有中國大學特色的勞動育人“金課”。
把准勞動教育價值導向,培養“愛勞動”的時代新人
勞動可以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勞動教育作為“五育”的基礎,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不可或缺的一環。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應牢牢把准這一價值定位,首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勞動教育的新發展貫穿課程始終,引導大學生樹立新時代的勞動觀。用崇尚勞動的勞動價值觀教育新時代大學生,引導他們克服不良勞動觀念的影響,在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感召下,扣好勞動成就人生的第一顆扣子﹔用熱愛勞動的勞動教育觀幫助年輕的大學生厚植勞動情懷,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用實干興邦的勞動實踐觀指引當今的大學生准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最朴素的勞動觀,以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作為青春的座右銘,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實現青春夢想,破解人生難題,達成人生輝煌。其次,在“大思政課”視域下,以聯合思維推動勞動教育課程與思政課程、專業課程的大融合,發揮勞動+思政+專業的協同育人功效。一方面,優化高校勞動教育課程配置,構建“1+N”的勞動教育課程群,發掘勞動課程中豐富的思政要素和專業元素,與思政課程、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成功嵌套。另一方面,在思政課程、專業課程中反向挖掘勞動教育素材,比如,在思政課教學中強調勞動精神、勞動規則等內容,在專業課教學中通過專業勞動實踐平台提高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這些做法都有利於構建勞動+思政+專業的多元融合課程,發揮協同育人效應。隻有價值導向鮮明、協同育人效應實現,才能穩穩立住勞動教育這門課程﹔課程穩住了,立起來了,才能充分發揮勞動育人的作用,讓大學生們在勞動意義深化、勞動價值澄清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勞動態度,真正發自內心地愛上勞動。
精選勞動課程核心內容,培養“懂勞動”的時代新人
課程內容設置是課程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應精心篩選和編排,推動勞動教育真正的入腦入心。近年來,武漢大學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勞動教育教學團隊,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生勞動教育》通識課。同時,教學團隊持續深耕課程建設,致力打造線上育人精品慕課。如何實現課程教學內容與大學生之間的有效鏈接?筆者認為,一是同頻新的時代,主動因應勞動形態的新變化。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現代社會勞動不斷增添的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內容應在高校勞動課程中得到體現。高校勞動課程既要堅持傳統的體力勞動、日常生活勞動、生產性勞動技能的傳授,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培養習慣、熏陶情感、豐富生活,更要將課程內容擴展到現代的數字勞動、職業體驗勞動、服務性勞動、審美性勞動,助推學生提高數字素養、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樹立公共服務意識、獲得感知創造美的能力,並最終成長為面向未來的具有綜合勞動素養的人才。二是回歸大學生活,激發大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很難想象遠離大學生活的勞動課程會獲得學生的關注,實現育人價值。面點烘焙、收納整理等勞動技能課被學生一搶而空,是因為大學生們借助勞動技能的掌握解決了生活的小煩惱,理順了個人生活﹔勞動創新、勞動健康被大學生們關注,是因為大學生們借由這些內容的學習,打贏了科創競賽,健康了身心,豐富了校園生活﹔工匠精神引發學生共鳴,則是因為大學生們通過這些榜樣人物深切感受到了勞動的樂趣和意義,認識了勞動所創造的美好社會生活。內容的精挑細選、與時俱進,不僅可以提升教學的多樣性、趣味性,而且可以幫助大學生們進一步理解和明晰,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已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活的發展日益豐富,未來中國社會需要的是真正懂得勞動的知識性、創造性和復雜性的高素質的人才。
拓展勞動教育實踐路徑,培養“會勞動”的時代新人
大學生勞動教育亟待破解的一個難題就是腦體的二元分離,因而需要借由實踐路徑的拓展,推動勞動教育從離身走向具身,將勞動與教育真正融合起來。如何在課程建設中解決這一難題,筆者認為不妨這樣嘗試:第一,打造大學生勞動教育共同體,實現勞動教育協同育人。應以黨委宣傳部、學工部、各院系等單位牽頭強化勞動價值觀引領,教務部門、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單位負責推進勞動課堂教育,后勤保障部、校團委等單位則主營勞動教育實踐平台建設。相互間各司其職,但又協同聯動,通過頂層設計打通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之間的障礙,共同實現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勞動品質有機統一的五大勞動教育目標,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模式。第二,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大學生勞動教育,將課程建設的終端延伸至實踐環節。一方面,結合課程教學開展日常生活勞動,大學生們可以通過文明寢室評選、勞動主題教育、青年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感受勞動帶來的美好生活﹔用足用好校內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組織大學生們在職業體驗勞動中習得新技能,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應對未來職業生涯帶來的挑戰。另一方面,運用大數據的新思維、信息化的新手段實現勞動實踐活動在課程教學中的有效參與,要求大學生們以勞動實踐成果可視化呈現的方式完成課程作業,採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大學生勞動教育課程過程化、客觀化、自主化的評價,將勞動實踐環節通過雲端引入課程教學,實現勞動教育“課堂”與“田間”的無縫對接,讓大學生們在勞動理論學習、勞動實踐歷練的場景中自由切換、勤於練手,不僅愛上勞動、懂得勞動,而且真正成長為學會勞動的小能手。
(作者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