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理論觀察

【理響中國】新時代深入推進“大思政課”建設

陳超凡

2024年02月23日08:5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思政課”是一種具有“大格局”特征的全新思政課堂新形態,是對傳統思政課的優化、升華和超越,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價值導向,注重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融合的現實觀照。深刻理解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善用“大課堂”,善建“大平台”,善待“大師資”,對深入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融入“大時代”。課堂是實施人才培養的主渠道,既包括思政課,也包括其他課程的課堂教學。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思政課承擔著政治引導、價值引領、理論教育和知識傳授等功能,其主要任務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要進一步建好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引導學生深入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是當之無愧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高水平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用心用情把這鮮活的思想講鮮活、透徹的理論講透徹,引導學生准確理解把握這一科學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善於運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品味真理的甘甜、感悟思想的偉力。每一門課程都承擔著育人的功能,“大思政課”突破以往思政課“單打獨斗”的格局,更加注重全課程育人的“大兵團作戰”。深入挖掘每門課程蘊含其中的思政資源,結合專業教學合理嵌入育人要素,有效克服“硬融入”“表面化”等問題,真正寓價值引領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發力、協同育人,實現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有機結合、育人與育才有機統一。

“大思政課”突破了思政課堂空間的局限,構建了貫通校園與社會全時空的思政“大課堂”,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校園課堂,還應包括社會課堂。要把思政課堂延伸至社會空間和現實世界,把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社會萬象中的具體案例轉化為鮮活的教學素材,及時更新、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要建好用好各類實踐教學基地,把思政課堂搬到紅色基地、田間地頭、改革開放前沿等更多現實場景,有組織地引導學生走出校門、深入社會、參與實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讓學生深刻認識新時代十年來偉大變革的裡程碑意義,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意義,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適應“大趨勢”。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系統集成、一體部署,深刻揭示了三者之間循環互動、相互促進的內在邏輯和辯証關系,也為思政課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當前,以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突破了課堂和知識的傳統邊界,包括思政課在內的各類課程教學的生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新時代青年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網生代”,思想觀念多樣活躍,價值理念多元復雜,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快,傳統的教學平台和模式已無法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數字化技術賦能“大思政課”建設,不僅讓教育平台多起來,還使教學場景活起來,從而更好地發揮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作用。抓住國家大力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的機遇,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為依托,構建數字化、協同化、常態化的優質資源供給體系,與時俱進豐富“大思政課”教學資源,著力提高智慧教育平台的吸引力和使用率。深化優質教學資源改革,突出有組織的思政課教學資源建設,精心打造並定期更新思政課教學案例庫、教學重難點問題庫、教學素材庫、在線示范課程庫等,統籌用好各類網上教育平台,為學生提供豐富、美味且有營養的思想“大餐”。

思政課作為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基礎課程,其本質是講道理。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努力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打造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金課”。數字技術與思政課教學深度融合,不僅能夠改變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師生互動方式和教學方式,還有助於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活躍度,有效放大智慧教育的“倍增效應”“溢出效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明確了未來教育數字化的新要求新任務,也為數字化賦能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積極建設思政課智慧課堂,拓展學習時空,豐富學習載體,延伸學習鏈條,使思政課教學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切實讓思政課活起來、潮起來、火起來。善於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的育人優勢,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道理講得更深、更透、更活,讓“有意義”變得“有意思”。探索基於數字化環境下多主體協同育人新機制,建設集資源共享、在線互動、網絡宣傳等為一體的“雲上大思政課”平台,為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理論創造便利條件。

構建“大格局”。辦好“大思政課”,不僅僅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的事,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學校要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深刻認識辦好“大思政課”的特殊重要性,將之作為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的標志性工程擺上重要議程,加強黨對“大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集合多元主體、整合多樣資源、聚合多維場域,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辦好“大思政課”的工作格局。“經師易求,人師難得”,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嚴格按要求選優配足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堅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嚴格把好“入口關、培養關、質量關、退出關”,打造一支具有大情懷、大學問、大境界的“大先生”隊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講信仰者要先有信仰,思政課教師隻有自己信仰堅定,在講信仰時才能理直氣壯、展現信仰的力量。思政課教師要心懷“國之大者”,帶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自覺做先進思想文化的積極傳播者,既用深厚的理論功底教育學生,也用堅定的信仰感召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思政課是有言之教和無言之教的統一體,思政課教師必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政課教師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既要做精通專業知識的“經師”,又要做涵養德行的“人師”,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者。

“大思政課”之大,還體現其師資來源之廣泛。“大思政課”覆蓋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經濟學、法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涉及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等,對教師的政治素養、知識體系、隊伍結構有很高的要求。學校思政課教師囿於工作崗位所限,其生活和工作的閱歷相對單一,辦好“大思政課”,還需要統籌黨政干部等校內外各方面的師資力量。領導干部講思政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等校院(系)領導干部可結合開學畢業典禮等契機,經常性進課堂、上講台、講思政課,大力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建立健全思政課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制度,選聘優秀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管理專家、社科理論界專家、各行業先進模范等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同時結合課程教學或主題教育需要,不定期邀請英雄人物、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科學家、優秀校友等不同崗位和領域、具有獨特工作經歷和生活閱歷的各界代表人物上思政課,彌補校內專職思政課教師的知識局限,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帶動形成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工作格局。

【作者系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3BKS108)階段性成果】

(責編:劉圓圓、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