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滿娟 李學鋒
2023年11月03日09:0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抓實。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筆者認為,新征程上,要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走深走實,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強大合力。
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基礎
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新征程上,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基礎。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民族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黨的民族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繼續前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全過程民主,發揮多民族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形成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大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各族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維護民族地區意識形態安全,有針對性地批駁各種不實輿論、有害言論,堅決挫敗各種民族分裂主義勢力,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強大正能量。
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
新時代我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我們要立足民族地區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實施更精准的政策、創造更好的條件使各民族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一方面要把經濟總量的“蛋糕”做大。支持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方位實施脫貧村提升行動,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增加脫貧家庭的收入。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民族醫藥、民族手工業、旅游業等特色產業,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要注重發展成果的共享。加強對口支援、東西部協作,逐步縮小與東中部地區的發展差距。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在初次分配上更強調效率,再次分配在社會保障和民生改善上下功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針對不同地區的區域發展差異制定政策,以公平公正助力共同富裕。
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基礎
新征程上,要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圍繞推進各族人民精神文明的現代化,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基礎。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在各族群眾中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系,引導各民族始終把中華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整體利益進程中實現好各民族具體利益。深刻把握中華民族和各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各民族之間是一個大家庭裡不同成員間的關系,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系,賦予所有改革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
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基礎
新征程上,要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抓手推進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現代化,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基礎。共建層面,吸納多元主體參與民族地區社會治理。加快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一方面既要加強民族地區黨對社會治理的全面領導,又要凸顯其服務屬性,大興調查之風,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及時解決基層群眾的困難和矛盾。另一方面既要充分動員現代社會組織參與,又要積極發動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共治層面,健全民族地區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創新基層自治機制,通過村規民約、集體協商等方式夯實特色基層自治模式。加強基層法治建設,促進民族習慣法與國家制定法的有機結合。挖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禮治”思想、民族習慣法等,發揮鄉賢、寨老等民間力量在道德教化方面的積極作用。共享層面,健全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的利益共享機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各族群眾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態基礎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新時代,民族地區面臨著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任務”。我們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態基礎。堅持抓好民族地區特有的原生態資源保護,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加強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對民族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布局。發展特色產業特別是文旅產業,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充分運用現代科技信息手段,建設生態保護的數據系統和檢測系統。挖掘好、利用好民族地區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生態觀,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現代理念,讓各族群眾真正成為美麗中國的建設者和共享者。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全國各族人民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面深入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作者分別系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