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夢索
2023年10月25日08:5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農民增收致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等都與鄉村經濟建設息息相關。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的發展,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目標,是實現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其中綠色是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我們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守綠色底線、堅持綠色發展。
廣闊農村,大有作為,讓綠色成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加快培養具備綠色意識、創新意識的新農人,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打造區域品牌效應,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形成規模集聚效應,從而走出一條別具特色的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
樹立綠色思維,培養綠色意識的新農人,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主體力量。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穩產保供離不開農業生產,過去粗放型的農業生產方式隨著生產科技的進步與綠色意識的提高而逐漸被摒棄。如今,隨著農業生產生活方式的提高,農民知識素養的轉變提升,也讓鄉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變得更加觸手可及。農業生產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的對立思維已經破除,運用先進科技、打造現代農業已逐步推進。農墾數字化領先發展、智能農機裝備研發應用不斷突破、農業農村管理數字化轉型局面初步形成。未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還需進一步強化,這一切都離不開農業生產主體——農民。要增強綠色勞作意識、提升生態發展理念,才能還原綠水青山的自然,打造農村綠色名片。要充分加強綠色發展理念的教育宣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讓綠色觀念成為發展共識。
打造綠色產業,發展綠色品牌的新農業,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物質基石。要大力推動當地的區域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逐步推進生態產業優勢升級為品牌優勢,孕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鄉村地區有它獨特的生態、旅游、特色農業等自然資源優勢,要進行充分挖掘、有效使用,出台一些相關優惠政策,以促進相關企業走進來,發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綠色產業,全面促進綠色化、生態化鄉村產業落地生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本地鄉村產業集聚化發展,向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方向進發,形成品牌效應,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從而拉動當地經濟增長。要著力打造區域農業產業品牌,以其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准確把握鮮明地域特色,堅守住綠色發展,以知名口碑為當地經濟發展創造乘數價值。
保護綠色環境,建造綠意盎然的新農村,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循環需求。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互通互融,形成聯動效應促進鄉村經濟發展。一方面,環境優美、風景宜人的新農村能夠吸引大量游客,從而為當地創造旅游經濟效應﹔另一方面,鄉村特色經濟產業的蓬勃發展又能夠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反哺生態。兩者相輔相成,形成良性循環,促進生態經濟和經濟生態融合發展。近年來,多地鄉村從“資源枯竭型”“環境破壞型”向“生態保護涵養”轉型發展,經過努力建設,闖出了一條綠色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和循環農業等現代農業的發展之路,成功實現了“黑水變碧波、綠水變富水”的完美蛻變,讓昔日的臟亂差變成了旅游休閑的打卡地和村民致富的寶地,綠水青山成為百姓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這既扮靚了鄉村,又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實現了村美民富產業興。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互聯互動,方能實現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以優美生態環境帶動產業發展,做好招商引資,拉動旅游消費﹔以產業升級牽引綠色生態,促進鄉村美麗建設、提高生態產業的服務價值。
在全力實施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綠色發展這條底線,才能真正實現鄉村經濟的穩步增進、高質量發展,形成綠色生態與綠色經濟互融互通,為村民實現美好生活打造優良的鄉村環境和扎實的物質基石。
(作者系北京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副主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