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鋒
2023年06月29日09:0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未來我國文旅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當前,我們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沖擊,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尤其要注重“促進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文旅產業責任重大,大有可為。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游領域合作,並明確要求“到2025年,人文灣區與休閑灣區建設初見成效”。包括廣州在內的灣區城市,應心懷“國之大者”,站在“兩個大局”的高度,共建灣區文旅城市集群,各展其能、同心協力做好文旅發展這篇大文章,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更好發揮文化鑄魂、文化賦能和旅游為民、旅游帶動作用。
共建大灣區文旅新高地的四重邏輯
以廣州代表的灣區城市,在共建灣區文旅產業集群進程中,有著時與勢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稟賦優勢,有理由在打造灣區文旅高地方面發揮表率和帶頭作用。其必要性和必然性體現於以下四重邏輯:
人文邏輯支撐。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具有深厚的地緣、族緣、史緣和商緣關系,有著深刻的文化淵源和人文價值鏈。大灣區11個城市承襲著作為中華文化支系的嶺南文化,具有共同的歷史基因、相似的文化稟賦。僅粵語流行歌曲、粵曲、嶺南畫派等文藝領域,就承載了濃厚而豐富的灣區共同人文記憶。這種人文因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旅融合發展、協同發展的情感紐帶、內生動力和邏輯起點。其中,廣佛等珠三角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是嶺南文化的核心地和重要象征,建設灣區文旅中心城市更有著深厚的人文邏輯支持。
戰略邏輯牽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國家戰略,而建設人文灣區則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灣區核心引擎和嶺南文化中心的廣州,在挖掘共同文化基因、弘揚嶺南文化、推進人文灣區建設中不僅富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文化認同優勢,更承載著重大戰略使命和戰略機遇。廣州理應依托大灣區戰略高地,立足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在規劃對接、政策對接、平台對接上塑造文旅新優勢,從而鏈接粵港澳三地講好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產業邏輯驅動。一是現實所需。當前,文旅產業越來越成為穩增長擴內需、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二是基礎所強。灣區城市領風氣之先,文旅產業起步較早,產業基礎較強。如,廣州市目前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超3200個,營業收入超4000億元,其中僅原創漫畫發行就佔全國市場30%以上,中國國際漫畫節、中國動漫金龍獎等國家級活動紛紛落戶。而放眼灣區,一大批著名旅游綜合體的存在,也讓灣區旅游的品牌價值潛力無窮。三是未來所向。粵派文旅的基礎和特質,決定了大灣區有能力成為中國文旅產業“雙循環”的重要樞紐,未來大灣區多業態、多元化、規模化的文旅產業還有很多價值窪地和“潛力股”,有望在文旅康養、文商旅融合、旅游演藝、文旅品牌輸出、鄉村特色游等諸多方面培育新動能。
技術邏輯夯基。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文化和旅游創新發展的根本動力和主要內容。目前,“廣深港澳科創走廊”形態日益成熟、輻射帶動功能日益顯現,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雲計算、5G、區塊鏈、元宇宙、數字孿生……各種新興數字技術在大灣區范圍內的率先研發、競相應用,解鎖了大灣區文旅發展的新賽道、新場景,作為文旅產業發展的底層技術“基座”,打破時間、空間限制,為再造城市文旅項目提供“科技催化劑”,為未來灣區城市文旅產業發展拓展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打造灣區文旅新高地的未來路徑
如何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如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旅新高地?筆者認為,應從四方面發力。
強調協同,促進融合。協同發展為基本原則和基本思路。一方面要強化區域協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格局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也充分說明了大灣區建設存在跨社會制度、跨法律體系、跨行政管轄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要共建灣區文旅城市集群,就必須以更大魄力打破機制壁壘,通過各地協調聯動,整合各類文旅資源形成互補、共振效應,提升粵港澳文化空間構建的整體性。另一方面要促進跨行業、跨產業形態協同。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相互依存、互動共進,具有很高的產業關聯性。為此,激活“粵文旅”要進一步打破行業壁壘,深入理解文旅產業各自特性、行業機理及市場需求,更好整合文化和旅游資源,促進“文”與“旅”跨界發展、深度融合、相互賦能,集聚多元力量形成發展合力。
加速活化,激起共鳴。深化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推進文旅產品創新升級。一方面要推動“文化記憶”重現復活。文化認同很大程度上受到集體文化記憶的影響,如粵曲、影視、粵語流行歌曲、地標性建筑等“象征符號”,即承載了港澳區域內人們共同的文化印記、文化認同和濃厚的文化情感,具有厚實的群眾基礎。對這些承載著集體記憶的經典文旅產品進行活化、重演、重構,能夠更好發揮“認同的力量”,強化群體歸屬感、深化嶺南文化根脈的傳承,激活相關文旅產品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要實現“文化遺存”科學變現。文化遺產蘊藏著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蘊。如海絲文化、華僑文化等皆是粵港澳三地共同的精神財富,易串聯起大灣區人民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利用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文旅開發和價值變現,有助於打破粵港澳三地的空間區隔,為形塑大灣區文化精神共同體搭建橋梁。如44條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覆蓋廣州、中山、東莞、惠州等城市,以線性形式將散落的文化遺產資源點串珠成鏈。加速活化這類文化遺產,將為人們理解嶺南、讀懂灣區、提振文旅消費提供新的契機和動力。
用好支點,撬動發展。用好若干重要支點,撬動文旅高質量發展。如用好歷史文化名城“粵文化老家”支點。文化為城市注入神韻與靈魂,是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廣州高標准打響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接下來,還應更大力度推介廣府文化,充分展現廣州文化鮮活、包容的生命特性,塑造“粵文化老家”、嶺南文化中心地的形象定位。又如,用好文旅產業支點。統籌整合、集約開發相關文旅資源﹔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文旅全產業鏈建設﹔利用廣州文交會等綜合性文化旅游節展活動為企業搭建項目對接、產業合作、文化交流平台,加快推動廣州文旅產業提質升級。再如,用好南沙橋頭堡支點。從地緣角度來看,南沙處在灣區城市間聯動的橋頭堡位置,“嶺南文化”“水鄉文化”的特征明顯,且富有極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遺產。乘著《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東風,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協同、城市資源整合、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上都具有特殊優勢。推動粵文旅實現新騰飛、新發展,南沙是重要支點,也是頗具潛力的增長點。
激勵創新,注入動力。在創新消費模式、消費場景方面下功夫。如模式創新,探索推廣“文旅+鄉村”、“文旅+科技”、“文旅+夜經濟”等各類文旅生態圈新路徑,以文化為引領,創新、升級文旅模式。又如業態創新,大力開發文化體驗旅游、研學旅游、自駕車房車旅游、商務會展旅游、工業旅游、珠江生態游等形式,加快拓展、布局多樣化文旅新業態。再如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聚焦VR、AR、XR等技術,優化產品內容和體驗,完善智慧文旅平台功能,強化智慧景區建設。依托各種數字技術賦能文旅產業,為灣區文旅融合創新插上輕盈之翅。尤為重要的是應加強體制機制創新。
總之,進一步強化“一盤棋”意識,推動各方面轉變思維,強化全域理念和大文旅思維,更好對市際文旅資源進行系統規劃、動態整合、靈活開發,打造出更多具有嶺南特色、中國氣派的文旅品牌和平台,共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粵港澳大灣區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作者系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州市域治理智庫專家,博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